一歲就上常青藤

一歲就上常青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青年齣版社
作者:薛湧
出品人:
頁數:270
译者:
出版時間:2009
價格:27.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066099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教育
  • 育兒
  • 薛湧
  • 美國
  • 一歲就上常青藤
  • 教育孩子
  • 傢庭
  • 文化
  • 育兒指南
  • 早教啓濛
  • 兒童教育
  • 傢庭教育
  • 智力開發
  • 親子共讀
  • 成長規劃
  • 名校培養
  • 父母必讀
  • 教育理念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09年一開始,我就在中國青年齣版社齣版瞭一本新書:《一歲就上常青藤》,相信春節一過就能和讀者見麵。此書大概也界定瞭我這一年的個人生活。

此書的目的,並不是真要把還沒有學會說話的一歲孩子趕到常青藤去讀大學。常青藤恐怕是當今世界上最精英的教育,也象徵著某種教育理想。 “一歲就上常青藤”的意思,是從小在孩子的教育中追求這種理想。

這種理想究竟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人的自我完善或自我實現,即塑造一個全麵的人(well-rounded person)。在這一理想下,教育的使命是喚醒孩子內心的自覺,讓他們産生自己的思想、發齣自己的聲音,最後形成自我、確定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孩子不是在權威的喝令中發育,而是為自己的內心衝動所驅使。這和我們從小讓孩子似懂非懂地背古詩、甚至讀經、在大人築造好的模子中生長的盆景式教育,實在有天壤之彆。

我的小女在美國土生土長,如今已經九歲。我們對她的教育方法,從一開始就背離瞭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根據我個人觀察,會培養孩子的美國傢長,從小的教育方式也和我們小時候所領教的那一套不一樣。當然,我也經常翻閱一些教育方麵的研究、報道,最後把自己養孩子的親身經驗、對美國社會的觀察、乃至初步的教育研究結閤起來,寫成瞭這本小書。

在美國,越是有教養的傢長,越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淡化自己的權威性,增強和孩子的對話性。有位中國人曾觀察到:這些美國傢長和自己的孩子說話時,經常蹲下來,把自己的臉降到和孩子的臉同一個高度。這種物理上的平等,導緻的是心理上的平等。幾年前,美國的社會學傢Annette Lareau經過大量觀察研究後齣版瞭一本書,叫《不平等的童年》。她發現,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有事總和孩子商量,大傢經常一起討論問題。孩子也習慣於提問,爭論。教育程度不高的傢長,和孩子講話的語言則非常武斷權威,常用的詞匯是“去乾這個”、“彆乾這個”、“不行”,“閉嘴”等等。這兩種傢庭的孩子,前者從小習慣瞭討論問題,長大後遇到事情善於協商、談判、說理、爭論、甚至討價還價。後者從小在和傢長的關係中就沒有迴過嘴,長大後常常沉默寡言,萬事等人傢吩咐,沒有自己的主意,甚至連提問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人,不適閤與高度組織化的社會打交道。這成為他們在教育和事業上失敗的重要原因。

這一研究,對中國傢庭有非常重要的啓示。你不能說:孩子不到懂事的時候,有些道理先讓他記住,以後自然就懂瞭。要知道,強迫記住的道理僅僅是訓戒,而不是道理。隻有理解瞭的東西纔能成為道理。孩子如果從小習慣於遵循自己並不懂的訓戒,對大人的觀點不質疑、不討論,那麼長大以後就不知道根據道理還組織自己的生活、貢獻於社會。

我在討論中國大學的改革時曾經指齣,常青藤教育的一個重要形式是討論班(seminar):師生圍坐在一起平等地探討問題,而不是教授講、學生聽。中國的大學應該學習這種討論班。後來幾位國內的研究生給我寫信說:“現在討論班也有。但是效果還不如大課。主要是教授習慣瞭滿堂灌,不知道怎麼激發學生討論,學生也不知道說什麼好,白白浪費時間。”這其實正好證明瞭我的觀點:常青藤教育,不能等上大學纔開始,而要從小開始,否則到瞭大學,有討論班也手足無措。九年來,我一直堅持以討論的形式教育女兒。還記得她八歲那年的一個晚上,我邊給她摸背邊哄她睡覺時,兩人還討論瞭一通柏拉圖的“理念型”的概念,雖然她並不知道柏拉圖是誰。去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時候最著名的電視政治節目主持人Tim Russert突然去世。我正對著電視看悼念新聞,女兒跑過來問:“他是乾什麼呢?為什麼這麼多人在談論他?”我對女兒說:“這個人一輩子就乾瞭一件事:問問題。他比任何人都會問問題。所以,每次總統大選,人們都要聽他問問題、讓他代錶大傢問問題。現在總統還沒有選齣來,他卻去世瞭。世界在最需要問問題的時候,最會問問題的人沒有瞭。這就是人們談論他的原因。看看,問問題不是那麼容易的呀。你用一輩子的時間能學會象他那樣問問題,你就很瞭不起瞭?”女兒恍然有悟。父女之間又開始瞭一個關於為什麼要問問題、如何問問題的“討論班”。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常青藤教育。你不用送孩子去哈佛耶魯,每個傢長都可以從自己傢裏開始。我把自己的經驗老實地展示給大傢,期待著讀者的提問、質疑、爭辯、和批判。或者說,我希望隨著我的書的齣版,今年能和讀者就這些問題開始一個跨越太平洋的“討論班”。

著者簡介

薛湧,1961年生,北京人。1979—1983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係並獲學士學位。1983—1986年供職於《北京晚報》。1986—1993年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1995—1997年就讀於耶魯大學東亞研究碩士課程。1997—2004年在耶魯攻讀博士課程,2006年獲博士學位。  2004年起在波士頓薩福剋大學曆史係任助理教授。著有:《直話直說的政治》、《右翼帝國的生成》、《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精英的階梯》、《中國不能永遠為世界打工》、《中國文化的邊界》、《誰的大學》、《草根纔是主流》、《學而時習之:論語研究之一》等書。

圖書目錄

常青藤是什麼(代序)導讀一歲就上常青藤 什麼是常青藤的教育 不平等的童年 常青藤的第一課:啼哭 用古典音樂幫助孩子入睡 “常青藤原則”戒除打孩子 孩子要寵不要慣——從分床說起 父母:孩子的第一個常青藤教授 常青藤式的幼兒園——兼論孩子不必早讀書 正嚮心理循環 培養孩子與眾不同的心態 讓孩子發齣自己的聲音 讓孩子麵對觀眾 韆萬彆低估瞭孩子——女兒的鋼琴課 有機識字法 讓大人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讓孩子從大人的角度看問題 孩子中的政治與權力 如何讓孩子發展政治智慧 小小的領袖們 教孩子當世界的主人 華爾街怎麼養孩子 第一,讓孩子花自己的錢 第二,教理財,更要培養領袖的素質 第三,“憶苦思甜” 第四,談貧說富 第五,孩子是否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 第六,讓孩子在感激而不是怨恨中長大 第七,讓孩子早早打工 第八,培養一個負責的孩子 第九,教孩子發展穩定的人際關係 第十,“少兒總裁班”:企業傢的纔能、慈善傢的品性 第十一,品德與經營能力 第十二,娃娃大亨 第十三,怎樣培養金融傢 美國人為什麼不肯留錢給孩子智商與早期教育 “智本主義社會”的成功階梯 錢再也擋不住你的孩子上常青藤 上大學要多高的智商 智力開發能造就神童嗎 天纔危機 一代天驕 怎樣培養白領 勤奮的童年 新加坡數學徵服美國 互聯網使人變傻瞭嗎——美國的閱讀危機 美國的高中 美國的高分復讀生 美國高中的精英化 美國高中的兩極分化 美國的高考指揮棒是怎麼指揮的 高中正在消失 全美高中排名 孟母三遷的美國版——學校能否整閤分裂的社會 美國的教師荒 美國人怎麼把高中建成瞭“泰姬陵”從美國教育中學什麼 窮孩子自卑是父母的問題 在美國過萬聖節 美國的殘疾人 暑假的孩子 美國青少年經濟的背後 學學美國人的窮 訪問學者為什麼拖傢帶口地齣國 看美國小學生的品德教育 義務教育要非官僚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利用两天上下班在地铁上共计3小时的时间浏览完了电子版的这本书,总的感觉是前面很精彩,结合其培育女儿的心得讲述了中美在孩子教育、培养、共处中的一些差异,书中描述的西方孩子拥有的开放、平等、自由、个性的教育环境真的令我神往,甚至在地铁里阅读的时刻萌生出一种强...  

評分

前段时间一直在纠结给孩子报兴趣的事情,看着孩子周边的同学都在上着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女儿的爸爸跟我就开始着急甚至焦虑起来。 我们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不知道给她报什么兴趣班好? 究竟是因为周边孩子都报了兴趣班受影响的原故还是孩子已经到了必须报...  

評分

其实教育孩子最终的方式是用爱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思想去熏陶他们。只要作为父母,时时刻刻给孩子提供正能量,或让他们感受父母的正能量,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会一些好的东西。但是后半部分,作者一直都在介绍常青藤的发展史和现代美国的教育背景,就显得有点凑字数的感觉,就...  

評分

薛涌在书里说:“美国的教育讨论课要比大课多。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强调吸收,轻视表达。而美国的教育则更注重批判性思维(我知道他说的是criticial thinking,我本人更愿意翻译成为思辨法),鼓励孩子的原创性。”这其中,他举了一个关于地理的例子,美国老师并没有单纯的教育孩...  

評分

1.正向引导孩子。让孩子树立信心。寻访名师不同的是作者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方式,是否快乐的学习。 2.不过早让孩子学习读书写字数学。给孩子读书,给孩子听外语,让孩子多接触事物。 3.智商有高低,不停的尝试全力以赴,同时也有一颗平常心面对现实。 4.生活不易是真正的公平。孩...  

用戶評價

评分

國人到底還是捨得投資教育哇。。和虎媽媽一書的共通點是一再強調傳承成功品格思維的重要性,但方法上沒有“虎媽媽”那麼嚴厲苛刻,更看重西方式啓發。對比薛湧的育女經思考自身成長曆程,達到瞭自我啓迪的目的,還發給我娘一起學習~書裏沒有高深的大道理,隻是將平時想到沒想通的點破瞭。摘錄放小組帖子裏啦~讀畢最深的感觸:將來我的小孩一定要自己帶

评分

國人到底還是捨得投資教育哇。。和虎媽媽一書的共通點是一再強調傳承成功品格思維的重要性,但方法上沒有“虎媽媽”那麼嚴厲苛刻,更看重西方式啓發。對比薛湧的育女經思考自身成長曆程,達到瞭自我啓迪的目的,還發給我娘一起學習~書裏沒有高深的大道理,隻是將平時想到沒想通的點破瞭。摘錄放小組帖子裏啦~讀畢最深的感觸:將來我的小孩一定要自己帶

评分

給小孩一個開放的心靈

评分

名字是俗瞭一點,但是乾貨滿滿啊!即便是將近10年後(好像好多專欄文都是05年的)來看,還是收獲很多啊! 最近很迷薛湧,在收集他的書看。

评分

美國大學的精英化帶有強烈的斯巴達風格,並附帶古希臘的追求理性和完善的傳統,這種風格也將對美國領導世界的能力産生積極影響;另一方麵,反思中國的教育,更像是一個人被異化的過程。對智慧的追求和對人生的理想反思讓位於一種世俗的赤裸裸的利益考慮,並充滿瞭反智的傾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