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裏亞在1980-1985年間的思想碎片。關於性、福柯、阿爾法·羅密歐、白血病、天主教、柏林路、洛朗·法比尤斯、讓-保羅二世、玫瑰、南極洲、列赫·瓦文薩、泥地摔跤、季諾維也夫、色情電影、雪、女權主義、雅剋·拉康、史蒂維·旺德、麥剋爾·傑剋遜、帕勒莫、DNA和恐怖主義。這本書具有一種憂鬱的氣質,而憂鬱正是事物的特定狀態。
讓·波德裏亞,1929年齣生於法國蘭斯,1966年至1987年於法國南特爾大學教授社會學。波德裏亞是法國後現代理論的主要代錶人物之一,著有《物體係》、《消費社會》、《生産之鏡》、《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象徵交換與死亡》、《擬像與仿真》、《冷記憶》等。
孔亚雷/文 (原载《东方早报》) (还没来得及读。先转贴过来,未经亚雷兄同意,道个歉先) 波德里亚的《冷记忆》更像一叠以书的形式出现的私人笔记本,随意而放松,不带任何目的和责任地四处游荡,谈论女人、美国、南极洲、色情电影、梦、迈克尔·杰克逊、玫瑰、天主教、...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的确在对于让·波德里亚的无限领悟力来说,我们所能理解的太局限了,甚至会认为明明2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在他意识下做到了结合。 批判主义者的文字比悲观主义者的写作更具威性。至少,更被众人所接受和理解。 他对女人的研究很独到!很少看到一个男人能将女人内外分析透彻入...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不是真實的,都是某種超仿真的擬像,一切——無論是愛、戰爭、生命,還是大海、冰鎮啤酒、托爾斯泰——都是幻覺。”
评分前微博時代的布希亞也就是波德裏亞
评分要有龐雜的知識體係,對世界有著清晰的認識,纔能玩得轉結構主義.
评分要有龐雜的知識體係,對世界有著清晰的認識,纔能玩得轉結構主義.
评分電子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