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变迁

10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建民 主编
出品人:
页数:555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7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7062214
丛书系列: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库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社会史
  • 环境史
  • 明清史
  • 历史地理
  • 長江中游
  • 近世历史
  • 经济社会史
  • 长江中游
  • 环境变迁
  • 经济变迁
  • 社会变迁
  • 10世纪
  • 历史研究
  • 区域发展
  • 生态变化
  • 人文社会
  • 古代中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0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变迁》收录了“14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环境、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部分论文。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内容包括:区域环境与经济;宗族,聚落与社会组织;信仰,风俗与社会控制;城市空间与市场发展;公益事业与水利等。

本文集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国家“985工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和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长江中游社会经济史综合研究”的科研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长江中游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深化与拓新(代序)………张建民 1

第一编 区域环境与经济
经济史学研究中区域划分的标准与模式……………………赵德馨 3
对于清代雍正年间政府官员考察闽浙赣边区生态环境的解读
……………………………………………………………陈支平 8
清代后期秦巴山区的水环境与水旱灾害……………………张建民 17
湘籍人士论近代湖南自然灾害频仍的原因…………………杨鹏程 53
都市环境史的一页:18世纪汉口地区的黑山开发和风水论
……………………………………………………………郑哲雄 62
明清时期长江武汉段江面的沙洲演变………………………尹玲玲 76
明代土司地区的赋役征派
——以贵州宣慰司为例…………………………………温春来 90
试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的农业发展………………………李倩 104

第二编 宗族 聚落与社会组织
从“异民”到“怀远”
——以“怀远文献”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宁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著罢考事件
……………………………………………………………粱洪生 115
作为象征的宗族公产
——以黄梅县程氏宗族为例……………………………徐 斌 149
文本与权力:清代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历修方志分析
……………………………………………………………谢宏维 162
土地革命前夕赣南乡村地区的聚落形态与社区关系………饶伟新 187
论晚清湖南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变迁………………王继平 肖 华 222

第三编 信仰 风俗与社会控制
隋唐五代天台宗的地理分布…………………………张伟然 黄菊 239
弥“盗”、党争与北宋虔州盐政……………………………黄国信 257
明清湘鄂赣地区的“讼风”与地域文化的转移……………方志远 286
从“解钱粮”习俗透视明清苏州地区的城乡关系……………吴滔 317
明清长江中游地区风俗的变迁………………………………王美英 330
社会冲突中的官、民与法
——以“钟九闹漕”事件为中心………………………张小也 346
母亲、妻子与女儿:民国鄂东妇女财产权初探……………付海晏 364

第四编 城市空间与市场发展
“双子城”:明清时期襄阳—樊城、光化—老河口的空间形态
……………………………………………………………鲁西奇 379
近代开埠与宜昌社会变迁(1877~1926年) ………………黄长义 396
竹枝词所见清末民初汉口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扩张……………任放 404
九江开埠与江西区域市场的转型……………………………张芳霖 420

第五编 公益事业与水利
乾隆五十三年的荆州大水及善后……………………………徐凯希 453
清代两湖地区育婴事业的运营和演变
——以江南地区为参照系…………………………………周荣 464
清初鄂西北流民及其救助
——以俞森《郧襄赈济事宜》为中心……………………祁磊 483
明清时期鄂南乡村的水利组织与民间秩序
——以崇阳县《华陂堰簿》为中心的考察……………杨国安 496
生态、社会变动与制度变迁
——以清代江南海塘善后制度为中心…………………王大学 521
水利、宗族与地方社会
——以道光三年泰和县槎滩陂创建权属纠纷案为中心…廖艳彬 539
附 录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有关明清时期长江中游
社会经济史研究概况…………………………………………551
后记………………………………………………………………………55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 K295/1217

评分

重点读了温春来和吴滔的文章,值得一读。

评分

有不少值得读的文章。

评分

温老师以贵州宣慰司为例,展示了明代在没有建立里甲体系的地区如何实现赋役征派。水西彝族早在土司制度建立以前,便拥有了自己的文字、文献以及一套有着深远历史根源的政治权力结构。这制约了明王朝的力量在水西地区的深入,里甲黄册等制度也始终未能建立起来,使得明王朝难以掌握当地的人丁事产。为此,明朝政府采取了“额以赋役”的办法,将水西的税额固定化,并要求水西土司承担驿站等徭役,以及协助朝廷军队参与军事行动等。这些赋役由当地的土官总行认办,再由这些土目转嫁给属下及原住民。因此,当地的赋役征派并不需要调查登记丁亩,而是通过层层摊派的方式由当地的原住民承担。在水西这样一个国家力量尚未全面渗透且自身的制度与传统较为稳固的地区,其赋役政策是在王朝国家制度与少数民族制度相互制约下形成的,体现了明代赋以征派的另一种模式

评分

基本是江西。都是武大人。赵德馨那篇我以为是讲经济区划分的,结果啥都不是,没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