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重要原型意象,反映着个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中的重要内容,理解树意象,对于理解人类心理世界有着特别的意义
 授权收录荣格病人的32幅树形绘画,荣格亲自一一解析,珍贵的荣格心理分析实践一手资料
 专业荣格学者翻译,译文精准易懂;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申荷永教授导读,帮助读者理解原型意象的奥秘
 人气画师雪鱼绘制封面图,呈现奇妙的幻想与梦的世界
树的原型意象及其意义,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哲学树》中,荣格呈现了出自病人的32幅有关树意象的绘画,这些绘画表达了丰富的内心体验,呈现了个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以及原型的魅力和深远寓意。在此基础上,荣格进而分析了树意象的基本特征,并在历史背景中对“哲学树”的性质与起源进行了说明。荣格的论述吸收了来自西方与东方文化的大量材料,全面地展现了树意象中所蕴含的自性与自性化过程。
C.G.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他所提出的自性化、共时性、原型、集体无意识、情结、外倾与内倾等概念,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神棍学中阶,荣格老师终于有了比较精美的中文译本,可惜附图并非彩印。 第二部分最后的第20节返回了第一部分,返回了荣格与弗洛伊德的起点和终点——梦,在其他地方间有揶讽之余,荣格在这里公正地写道,“弗洛伊德本人曾试图把神话主题简化成个人心理学,而无视他自己的洞察发现,即梦包含着古代的遗迹。”(P137)然而荣格并非是自然而然地抵达了炼金术这一主题,而首先是搜集并发掘了在众多病人那里出现的树,而后才抵达了同样经常出现树意象(树与石)的炼金术。诺斯替和无意得之的《太乙金华宗旨》则成了进入并拓深的资源(东汉魏伯阳(约151-221)也被他追认为已知最古老的炼金术士),从炼金术士这种仍带有神话想象的类型进入自性整合的过程,并将潜意识追随至基督之前,展示自性化的全部过程。
评分1.在诺斯替主义者和炼金术士们那里“哲学树”等于“哲人石”,约等于耶稣基督,其实是象征着心理学家所说人的自性,亦即人的整体性。2.树、人、石都是炼金术中的核心象征,具有原初物质和终极物质的双重意义。3.读书还是要循序渐进,企图跳过荣格关于心理学和炼金术的论述,直接上手读哲学树和哲人石有点吃力。
评分最好以《心理学与炼金术》打底
评分只能叹一句:荣格的知识面忒广博了……但是,却因着广撒网的感觉,主题词句更像是被淹没了……看得我既想去找其他资料来看,又不想动弹……突然想起《十二国记》里面的生物也都是从树上出生的,它们被称为胎果……薄薄的一本小书,我却看了5、6天(20号开始看的),不单是段落不易明白前后联系、自己对引用多多的内容没有了解,也像《荣格心理学》说到的一点:荣格要把那不易用言语表述的用言语表述出来。荣格定义的哲学树其实就是心理发展的全部过程。就我的理解,心理的最初和最终形态可以用自性来表述,而其自我认识和实现的过程即是对立/冲突、分离、整合的过程。
评分...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