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經學源流

西漢經學源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王葆玹,一九四六年生於北京,一九八一年開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等職,並曾任教於德國海德堡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範圍包括經學、早期道傢學說及魏晉玄學。著有《正始玄學》、《玄學通論》、《今古文經學新論》、《王弼評傳》、《古今兼綜──兩漢經學》、《老莊學新探》等書,及〈試論孔子學說中的鬼神與禘祀問題〉、〈西漢易學卦氣說源流考〉、〈天人三策與西漢中葉的官方學術〉、〈西漢國傢宗教與黃老學派的宗教思想〉、〈郭象莊注的改編及其與嚮注的融閤〉、〈帛書「繫辭」與戰國秦漢道傢易學〉、〈從王弼「周易大演論」看硃熹象數之學的淵源〉、〈試論郭店楚簡各篇的撰作時代及其背景〉、〈從周魯同時而亡的事件看今古文經學分流之起因〉等論文。

出版者:東大圖書
作者:王葆玹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97/08/01
價格:NT$ 36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192944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學 
  • 學術史 
  • 思想史 
  • 儒學 
  • 經學 
  • 國學 
  • 王葆玹 
  • 秦漢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兼用考據與西方現代哲學的研究方法,探討西漢經學的來源、流派、著述形式、分期、思想及衰變過程。就西漢禮學、春鞦學和易學的一些疑難問題作瞭考辨和分析,提齣瞭大量新的見解。由秦、漢的社會變革、學術政策,乃至西漢後期的宗教改革,說明經學在當時的地位與內涵;並對於經學的文獻,各派的概念、思想,以及彼此間的爭論,都有新證及新見,是一部難得、嚴謹的學術著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既然說抬高西漢,也就是說西漢本不應這麼高。引論說得很清楚瞭,本書的目的,采西漢以彌補理學“內聖強外王弱”的缺點。還是理學本位。

评分

必讀,有《西漢經學源流》和《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以我現在淺薄的見識,實在不知道外部史的兩漢經學勾勒還能做齣怎樣的成果。

评分

四星半吧,關於西漢的論著總是昭宣之前有所得,元成以下大多瞧不齣新意,經學、思想、政治皆如此

评分

此書是業師《今古文經學新論》的前篇,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以後研究經學者都跨不過此書

评分

極其精彩的著作!最大的成就在於構建的全新係統。經書構成上以六經五經與水德土德對應,區分傳說記和箋注。學派上正式論證瞭完整的齊學魯學譜係。點齣後氏禮學的特殊地位,更好地解釋瞭古文經學的形成和學術史上的今古文爭端。分期上更是頗有創建,從錢穆和徐復觀嚮前大進一步,將罷黜百傢獨尊儒術推遲到成帝,武宣二朝則兼容百傢。春鞦、禮學、易學三部分專論實屬內部研究,廣泛結閤傳世和齣土文獻進行論證。對貫穿西漢經學史的命題進行通盤梳理,結尾突齣瞭讖緯對兩漢經學範式的轉換作用。後來人確實不能迴避如此全麵的梳理。不過,新儒傢的鮮明立場也帶來瞭濃濃的輝格史色彩。作者執意抬高西漢經學的價值不免讓人心生警惕。然文獻不足徵故,結論大多求諸影響之間,以至巧閤迭齣,徑以帛書《要》為費直十篇之一,頗有以邏輯代事實之武斷,深以為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