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的《愛彌兒》要求打破教育要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為標準的傳統,在教育史上掀起瞭一場影響巨大的革命。盧梭從他的自然哲學觀齣發,主張對兒童實行“自然教育”,培養資産階級王國的“新人”即自然人——愛彌爾。他主張讓兒童接受自然教育、勞動教育、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教育,因此他塑造的愛彌爾,既有哲學傢的頭腦和判斷力,又有勞動者的體格和手藝,而且還品德高尚、博愛仁慈。
在知識教育方麵,盧梭主張學以緻用,不學那無用的東西。在教學內容上,盧梭堅決反對書本誦習和空洞的文字說教,要求兒童接受大自然的教育,進行勞動實踐,既鍛煉自己的體格,又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以掌握真正的有用的知識。
歐洲曆來有“成長小說”這種體裁,但《愛彌兒》和與之同時代的很多重要小說一樣,更多的是一部說理的“哲理小說”。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一窺這種在文學史上有過重要地位的小說形式的特點。同時,雖然《愛彌兒》中所展現的盧梭關於兒童教育的觀念不乏偏頗之處,如把感官教育、德育教育、智育教育、愛情教育等截然分開實施。有些教育理念在現實中也確實難以操作。譬如一個學生一生隻能有一個老師,而這個老師也隻能教這一個學生等等,但他的這種從自然齣發。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卻是對後世世界各國的教育都産生瞭重要影響。以一部小說而廣泛影響人類教育,說明該作之價值:無論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不妨展捲一讀,從中體會。
《愛彌兒》是盧梭的一部著名的教育學論著,也是他關於兒童教育的經典之作。此書寫於1757年,在1762年齣版,由於書中驚世駭俗的教育理念,一經齣版就遭到禁止,它的作者也因此遭受迫害被迫流亡。18世紀中期的歐洲。資本主義經濟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封建社會麵臨土崩瓦解,資産階級革命風起雲湧,急切需要從思想上掃清資本主義的發展障礙,《愛彌兒》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齣的,所以也可以把它看做是盧梭闡述他資産階級社會、政治思想的巨著。
盧梭(1712—1778)是法國傑齣的啓濛思想傢、資産階級民主主義者。本書是他的一部重要著作。
很久以来他们都认为我是游荡在梦幻之乡,而我则认为他们始终是停留在偏见的国度。-----卢梭,1762年《爱弥儿》p.357 【按语:《爱弥儿》是一部让我瞠目结舌的天才之作:细腻生动的想像力、感人至深的情感和语言、爱欲与自由的对峙、宗教意识的灵性沉迷与斯多葛学派自然与命...
評分 評分用布鲁姆的话来说,《爱弥儿》就是卢梭的《理想国》,不过现代人太忙,大概会嫌弃此书唠叨过头,因此《爱弥儿》在我们眼中不过是开启了“教育小说”的先河。但卢梭立足教育却远超教育。《爱弥儿》中让-雅克对爱弥儿的种种,无法不让人想起伊甸园中的上帝对待亚当,舍弃了《圣...
評分相信卢梭在成书过程中,总是在追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辗转的生活虽不致说颠沛流离,但始终没有一位贯穿少年与青年的,他困惑时可以去求助的导师。他学艺甚多,但没有连贯性,在知识体系中有许多漏洞。所以,他是羡慕爱弥儿的。 爱弥儿一书,卢梭按他的学生“爱弥儿”经历的婴孩...
前半段蠻不錯,後半段女子教育對現今而言有點落伍啦。但就那個時代而言,已經很優秀瞭。
评分: I565.44/2249-34
评分然而我並不相信鄉下和鄉民能夠達到愛彌爾的自然狀態的幸福,盡管他們看上去生活狀態接近自然。
评分我說愛盧梭會不會很奇怪
评分盧梭的《愛彌爾》,雖說大雨可以延長我們到達的時間,卻不能阻擋我們前進,成長亦如此,盧梭在這本書中講童心講善惡,講純潔與天真,講愚蠢與沉淪。希望能像盧梭主張的那樣,孩子應該更快樂與富有愛心。每個人都會是孩子靈魂的模樣,先活好自己,再教育他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