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罗曼·罗兰十分推崇此书,认为它是“一首歌颂人类同情心的最美好的诗篇”。
谢素台 (1925~2010)女。河北人。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七十三年(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的翻譯外国文学作品,与人合译的有《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安娜·卡列宁娜》、《生者与死者》、《走向新岸》、《蝴蝶梦》、《月亮宝石》、福尔摩斯新探案集,自译有《童年·少年·青年》、《自由空气》、《维莱特》、《荒野旅店》、《派克大街79号》、《珂赛特》等。
我不再看毛毛虫,却瞧着她的肩膀,并且使劲地在上面吻了吻。 这句简短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一种极美极纯的初恋。 木棍打不死鸟,根本不能当枪用,这是游戏。就像那个小椅子不能当五花马来骑,它却是我们的世界,那个冬夜我们过的好开心。若是一本正经,那就没有游戏。若是没游戏...
评分 评分这个译本是直接翻译俄文原书而来,而且高植在翻译过程中还参照了最为权威的英文译本,即牛津大学图书公司出版的牛津古典丛书“莫德的托尔斯泰译本”。托尔斯泰的三部曲,除了它的艺术价值之外,对我们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的发展和创作的道路,对我们认识十九世纪三四...
评分虚荣心是一种同真正的悲哀格格不入的感情,然而这种感情在人的天性中却根深蒂固,就连最强烈的悲痛也很难把他驱除。 只有能强烈地爱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悲伤;但这种强烈的爱的愿望使他们能抵抗悲伤,治愈精神创伤。因此,人的精神力量比身体力量更富有生气。悲伤从来压不垮人...
评分这本书是托翁的自传体小说,写出了成长中真真实实的感受,也替我们写出了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心理历程。我们在年少时,渴望成为大人,在刚迈入青年时,我们内心豪情万丈,计划过美好、高尚、伟大的生活,心中时时梦想着在某个特殊的地点、意想不到的时刻会碰到美丽、善良、...
心理描写很有趣
评分托尔斯泰曾颇为自负地谈到:“我写《童年》的时候,我觉得似乎在我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像我那样感觉过和描写过童年生活的全部魅力和诗意。”我完全同意托尔斯泰的说法。我觉得不但托尔斯泰以前没有人写出这样的作品,他以后也没有了。但是,少年、青年就感觉差多了。晚年托尔斯泰自己也认为少年、青年“它们里面除了有真实的和臆造的胡乱糅合以外,同时还有根本不真诚的地方:想要把我当时并不认为是好的和重要的东西呈现出来。”同样是在25岁前创作出来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给我带来的感动更多。
评分过于赤诚 以至于忽略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就会产生一种狎昵感 可是托尔斯泰又下笔庄重 脸面虔诚 你真是不好点破他的亲昵 但需要注意 童心无忌 你可以这样写 到了青年时期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口无遮拦 只怕难免作态之嫌了
评分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小说,永远都是一个调儿。
评分托氏 写景 还有 内心独白 极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