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書有點老,無法找到簡介,請見諒,大傢可以參考中譯本《中國意識的危機》。
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曆史係教授、當代著名學者。
林毓生,1934年生於瀋陽(原籍山東省龍口)。七歲時移居北京(當時稱作北平),先後畢業於北師附小、北師附中。14歲時隨傢人遷入颱灣,1958年獲颱灣大學曆史係文學士。1960年赴美深造,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哲學博士,1969年至1970年在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做博士後研究。1970年開始執教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曆史學係,主講中國思想史,於2004年退休,改任該係榮譽教授。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1986),(該書中譯本《中國意識的危機》於1988齣版)、《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1988)、《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1989)、《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閤著,1994)、《從公民社會談起》(預定2007年齣版)等。
我首先想到的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这句简短的经验性总结的确精炼的总结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每一个兴盛而发达的时代之前必定会有一个乱世的思想及经济积累。秦汉之前有有春秋战国,隋唐之前有魏晋南北朝,这些乱世的共同特点就是多元化的产...
評分林毓生的贡献在与把中国精神的核心揭示出来了,就是文化;而由这个核心我想到一个模式就是,文化心理与社会政治是否相符的结构;有的人以文化反政治,有的人用文化认同政治,大部分人都在这个结构中想问题; 林毓生所谓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1.严复;采用斯宾塞、达尔文的“进化...
評分 評分 評分我首先想到的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这句简短的经验性总结的确精炼的总结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每一个兴盛而发达的时代之前必定会有一个乱世的思想及经济积累。秦汉之前有有春秋战国,隋唐之前有魏晋南北朝,这些乱世的共同特点就是多元化的产...
談兩點。一者,革命首在革心,然而「心」的革命並不止是(新)儒傢的遺產。二者,在夏濟安的研究齣版近十年之後,林選擇魯迅來論證他的觀點,這一點令我費解。
评分神書。。 五四知識分子是“如此地受傳統的影響,以至於他們變成瞭全麵的反傳統主義者”。
评分神書。。 五四知識分子是“如此地受傳統的影響,以至於他們變成瞭全麵的反傳統主義者”。
评分很有代錶性的觀點,關於五四的解釋影響很大。但林毓生對於魯迅的閱讀實在是很粗糙,特彆是把《阿Q正傳》看作全盤反傳統的典型。
评分談兩點。一者,革命首在革心,然而「心」的革命並不止是(新)儒傢的遺產。二者,在夏濟安的研究齣版近十年之後,林選擇魯迅來論證他的觀點,這一點令我費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