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自序

三松堂自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冯友兰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
出版时间:1984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冯友兰
  • 回忆录
  • 哲学
  • 自传
  • 传记
  • 思想
  • 中国思想史
  • 文化
  • 哲学
  • 思想
  • 自传
  • 教育
  • 文化
  • 历史
  • 个人反思
  • 智慧
  • 经典
  • 读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于1984年在三联书店初版,作为冯友兰的回忆录,所述起自19世纪90年代,迄于20世纪80年代,恰为中国历史急剧发展之年代。作者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分四部分:社会(志环境)、哲学(明专业)、大学(论教育)、展望(申信心)。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8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文章的某些部分简直可以跳过 涉及到某些言论不便提起 读过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 本就是唯心主义哲学 何必一定要强加上这些部分 如果是历史所逼 环境所迫 何苦一定要在晚年自序里提起? 人是要有傲骨的 文人起码也要有点风骨 要在这些文人中找个类比的 郭沫若是冯友兰的加强版 鲁迅...  

评分

很多学界人士,特别在当今学界,大学校园里的人,都非常鄙视冯友兰先生的人品,质疑其人格,愚以为,无人能像冯先生一样,在中年时期,内心自我批判,在晚年时期,坦然公之于众接受批判并与大众交流批判。 对于中国哲学,他是承上启下,并且眼光如炬,能够看见哲学未来的人。 ...  

评分

章节安排颇有《左传》气味。以“修辞立其诚”与“有话则长”而判篇幅主题之侧重,也颇有意味。在“社会·民国时期”“哲学·三、四十年代””大学·八、九、十章“部分,学术自信、自得之心令人读之怡然,述及贞元六书部分,更有傲慢之态,迥异建国后章节气息。常有学者莽撞定...  

评分

说到中国哲学史,不得不提的是冯友兰老先生。虽然对于他的人品及处事世间褒贬不一,然而在那个被迫放开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思想开始冲击中国社会的过渡阶段,他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松堂自序》自198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再版多次,作为他本人亲述的自序...  

评分

章节安排颇有《左传》气味。以“修辞立其诚”与“有话则长”而判篇幅主题之侧重,也颇有意味。在“社会·民国时期”“哲学·三、四十年代””大学·八、九、十章“部分,学术自信、自得之心令人读之怡然,述及贞元六书部分,更有傲慢之态,迥异建国后章节气息。常有学者莽撞定...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学在图书馆翻书的一大好处是无意中发现很对自己胃口的好书,此书大学翻看时,写冯父任职之晚清衙门如一小皇城,此一细节印象极深,今日乃买此简体竖排八四年初版,一阅而过,仍觉一二章记清末民国社会内容最佳,细节饱满,胜过一切理论历史读物,而建国后之社会,无非就如鲁迅说的安分守己和冯自说的见机而行,一个不断洗脑的过程,但也有很多让人唏嘘的历史细节。哲学一章讲四境界和抽象继承极佳。大学一章可算社会章的补充,里面很多细节已经成为著名的民国学界掌故,后人每不知出自此书耳。

评分

一晃又是五年。

评分

冯是有才的,那个时期能考上北大,能留洋的,都不能说没学问,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无疑是冯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巧合的是这些书都是在49年前写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家冯友兰,49年就死了。社会跟大学两段写的好看些,中间一段写哲学,已经不纯了。

评分

冯是有才的,那个时期能考上北大,能留洋的,都不能说没学问,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无疑是冯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巧合的是这些书都是在49年前写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家冯友兰,49年就死了。社会跟大学两段写的好看些,中间一段写哲学,已经不纯了。

评分

那时代 很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走过的历程 最喜欢 西南联大那段 过去 现在 未来 中国的土地上 再也不会有这么出色的大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