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自序

三松堂自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8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冯友兰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
出版时间:1984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冯友兰 
  • 回忆录 
  • 哲学 
  • 自传 
  • 传记 
  • 思想 
  • 中国思想史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于1984年在三联书店初版,作为冯友兰的回忆录,所述起自19世纪90年代,迄于20世纪80年代,恰为中国历史急剧发展之年代。作者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分四部分:社会(志环境)、哲学(明专业)、大学(论教育)、展望(申信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章节安排颇有《左传》气味。以“修辞立其诚”与“有话则长”而判篇幅主题之侧重,也颇有意味。在“社会·民国时期”“哲学·三、四十年代””大学·八、九、十章“部分,学术自信、自得之心令人读之怡然,述及贞元六书部分,更有傲慢之态,迥异建国后章节气息。常有学者莽撞定...  

评分

对冯友兰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感觉他是个被毛主席批评“要以老实态度为宜”, 而且在文革期间参加梁效晚节不保的的倒霉蛋。所以在买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了胡适的版本——虽然大家都说冯友兰写得更好。 后来发现胡适的书简直不能读,于是又折返回去买了冯的中国哲学...

评分

说到中国哲学史,不得不提的是冯友兰老先生。虽然对于他的人品及处事世间褒贬不一,然而在那个被迫放开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思想开始冲击中国社会的过渡阶段,他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松堂自序》自198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再版多次,作为他本人亲述的自序...  

评分

其实也不算读过吧,只是在图书馆翻了翻。像我这种专心不起来的人,拿着六级的书去图书馆,见到这本书被摆在一个书架上,就随手拿过来,六级就一眼不看了。 翻这种书,总觉得切合那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种书是肤浅如我者读的么。一点也不爱智慧的人,去读哲学家的自述...  

评分

周质平在《光焰不熄》里提到冯友兰晚年的自序,评价说他这本书还算通。兴致勃勃买来一看,失望透顶。 除开拉了一遍自己的简历外,没有什么东西了。哲学家的深刻完全没有,搞得还是49年来接受的那一套马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早就死掉了。原以为到老会清醒些,没料到仍操着老...  

用户评价

评分

进梁效那段一笔带过哟

评分

那时代 很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走过的历程 最喜欢 西南联大那段 过去 现在 未来 中国的土地上 再也不会有这么出色的大学了

评分

他也只是个典型的文人,会说不做

评分

那时代 很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走过的历程 最喜欢 西南联大那段 过去 现在 未来 中国的土地上 再也不会有这么出色的大学了

评分

中学时读的。家中藏书。父亲读后,推荐于我。是对我的哲学兴趣产生影响的书之一。 读梁漱溟书,看到他多处驳斥冯友兰的观点,乃想起此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