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杂志所开设的“美术纵横”专栏,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就美术史何以成为问题、如何拓展其思考路径、这一问题所置身的波澜壮阔的当代人文场景等等,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个人的见解。
巫鸿,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此后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巫鸿的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论的多项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该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被《选择》杂志评为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进而被《艺术论坛》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其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巫鸿多次回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这本小论文合集。我认为不好之处在于因为这是作者在杂志上发表的十篇文章的收录,没有一个完整的主题和结构,虽然有些章节之间有概念发展的联系,但是整本书的章节间联系不大。在本书收录的十篇文章中,其中五篇论文的题目关键字包含美术史这三个字,...
评分 评分 评分p4 “美术”的局限 不是美术的局限,是美术这个词的局限,这个词本是舶来品,鲁迅说:“美术为词,中国古所不道,次之所用,译自英之爱忒(Art)。”这里我废话一句:看到爱忒这个带着浓厚北方感觉的音译时我笑了。总之巫老师在考虑专栏的名字时候烦恼于用什么词汇来盖含...
评分通观世界后现代历史,可以看到,美式中心主义土鳖的后现代主义史观,从来的首要任务,皆为——自创概念。对于美式后现代主义来说,这是需要一点文采的。只要是能够拟定出一个概念,美式后现代就可以围绕这个概念,进行跑马圈地了。甚至有些时候可以超越专业,进行跨行业的任意...
说白了就是个contextualization的问题,最后一篇倒是有点意思,本来还觉得沃尔夫林和沃林格各种容易混淆,毕竟都是二分法谈问题,现在想想will to form和纯粹形式主义果然天差地别…
评分short and good, bit sauve
评分门外汉的基本普及,文盲果然看啥都觉得好厉害好涨知识=。= 对“美术”概念的反思or视觉文化,对“实物”和“原物”的区分-历史物质性,中国美术史书写的“开”“合”之间,宏大叙事VS解构主义风潮的极端文化多样性,
评分以美术史结合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结合,后现代史学理论影响,与新史学方法论的带动,从博物馆陈列与现代艺术角度反思美术品的实物与原物,很好的美术史入门书。
评分妙笔生花,开阔的视角提供思考的新大陆,美术的范围越来越大,广告传媒设计都可以作为欣赏的途径,并不仅限于传统的雕塑绘画。美术馆本是提高普通大众艺术知识的会所,有调查发现去美术馆的游客其实学历较平均值偏高,更像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