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十议

美术史十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巫鸿,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此后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巫鸿的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论的多项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该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被《选择》杂志评为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进而被《艺术论坛》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其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巫鸿多次回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巫鸿
出品人:
页数:12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6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8723
丛书系列: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图书标签:
  • 巫鸿 
  • 艺术史 
  • 美术史 
  • 艺术 
  • 艺术理论 
  • 美术 
  • 美术史十议 
  • 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读书》杂志所开设的“美术纵横”专栏,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就美术史何以成为问题、如何拓展其思考路径、这一问题所置身的波澜壮阔的当代人文场景等等,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个人的见解。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巫鸿的书时,会发现平时无法注意到的许多盲点,而且其用词的准确性和明晰性让人很好理解。看的过程总会有激动处,这本书指出的问题在对一定的美术史和美术馆研究中能让人更加清醒的思考关于选题和研究对象的问题,减少一定的盲点。  

评分

通观世界后现代历史,可以看到,美式中心主义土鳖的后现代主义史观,从来的首要任务,皆为——自创概念。对于美式后现代主义来说,这是需要一点文采的。只要是能够拟定出一个概念,美式后现代就可以围绕这个概念,进行跑马圈地了。甚至有些时候可以超越专业,进行跨行业的任意...  

评分

虽然不算是什么新观念,巫鸿教授此书中通篇在强调的“实物不等于原物”观点,还是很有意义。但是Robert Bagley教授对他的批评也很切中要害,巫鸿教授在《美术史十议》第十议中的回应,则显得苍白无力。巫鸿教授把最主要的分歧说成是“研究古代艺术的‘意义’”(即在当时社会、...  

评分

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这本小论文合集。我认为不好之处在于因为这是作者在杂志上发表的十篇文章的收录,没有一个完整的主题和结构,虽然有些章节之间有概念发展的联系,但是整本书的章节间联系不大。在本书收录的十篇文章中,其中五篇论文的题目关键字包含美术史这三个字,...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大超出了我预计的一本好书,其中思考亦深亦广,提供了“好读”的另一种模式——理性的力量。

评分

short and good, bit sauve

评分

我喜欢巫鸿的美术史,很人类学。

评分

祖师爷,请受晚辈一拜。

评分

梳理清楚了好几对概念,“整体观念与专门研究”、“原物与实物”、“复古与前卫”,等等。尤其是说明了,重视“历史物质性”就意味着不能以艺术史原物取代艺术史实物,但对实物的回归不是对解释的拒绝,而是解释在艺术史研究中的内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