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2010

话题201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杨早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6278
丛书系列:1217俱乐部·年度书系
图书标签:
  • 三联
  • 话题系列
  • 文化
  • 评论
  • 杨早
  • 人文
  • 独立思想
  • 年度
  • 话题
  • 2010
  • 讨论
  • 年份
  • 社会
  • 趋势
  • 文化
  • 分析
  • 观察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揭开少林寺、李一道长与“曹操墓”神秘的外衣,多层解读众声喧哗下的汪晖事件与韩寒现象,深度解析娱乐节目《非诚勿扰》和电影《孔子》,细读章子怡“诈捐门”和“蜗居”“蚁族”们的“N连跳”……已经成为历史的2010,依然留下这些余波难平、喧嚣难去的公众事件。一批年轻学人聚合起来的1217俱乐部,秉承独立个性、人文立场,对事件不判断是非,亦不提供所谓的真相。但是他们把这些事件嵌入历史的谱系,在其中进行思考、批判,和预测。

作者简介

1217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以从事文学研究的青年学人为主,宗旨是观察中国社会,关注精神生活。

目录信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杨早
专题
为什么是汪晖?——“汪晖被指抄袭事件”的多层次解读 杨早
第一层:“抄袭没抄袭,小学生都知道”——第二层:媒体为什么不喜欢汪晖?——第三层:汪晖攻防战——第四层:规范的霸权与理论的傲慢——第五层:知识界的“共业”
【附录】“汪晖事件”与90年代学术规范讨论 萨支山
【附录】如何评价汪晖 季剑青
国产仙师与仙友:李一和樊馨蔓们 施爱东
李一的“道”路——樊馨蔓的执着——李一的“道”理——樊馨蔓的真诚
讨论:李一,败在何处?
少林寺有多少和尚?
——一座寺庙的当代世俗化生存 黄永
重建寺庙的热潮——媒体聚焦少林寺——爱少林,恨少林——少林功夫少林医——少林寺有多少和尚?——一座寺庙的世俗化生存
讨论:这还是一座庙吗?
多棱镜中“曹操墓”
——学术考古、地方利益与公众情绪 刘煜
序幕:是怎样一个缘起——公众的质疑——考古学家如是说——这些人怎么说——世道人心的多棱镜——尾声,抑或开始?
讨论:“曹操墓”,又一个“周老虎”?
韩寒与韩寒现象
——剧场寓言与批评空间的局限 金浪
消费时代的剧场寓言——道义性话语的非道义生产——批评乱象中的韩寒与韩寒现象——常识的限度:批评何以可能?
讨论:《时代》为何选韩寒?
为何“进不来”?为何“回不去”?
——“蜗居”、“蚁族”与“中国工人”的“相遇” 张慧瑜
“同命相怜”的新生代农民工与蚁族——“马拉松比赛”与“吸金大法”——“无人工厂”是可能的吗?
讨论:中产阶级神话的破灭
“二胎教授”杨支柱的行为艺术 罗鹏燊 于闽梅
杨支柱二胎事件的媒介传播考证——三十年来的争议以及作为第三条道路的二胎试点——民间的声音:计划生育+寄生经济=绝路?——回到杨支柱
讨论:杨支柱VS女性立场
《孔子》,向权力致敬 刘玉宇
“大片”《孔子》——《孔子》,向权力致敬——《孔子》与《孔夫子》:穿越70年的“巧合”
讨论:不仅仅是致敬
《非诚勿扰》复写时代
——“相亲秀”背后的价值观 颜浩
“以娱乐关怀民生”——被“围剿”的价值观——“用广告求婚的可否”——谁解此中“诚”与“扰”
讨论:《非诚勿扰》亲历记
“善款门”:自媒体打蒙章子怡
——一个天涯热帖的文本细读 李芳
明星慈善:引发关注的两大热点——权力话语:权责不明的巨大真空——自媒体:网络资源的个性解读——并非结语
讨论:网络公关在行动
热点综述
“蚁族”之困 邰藓 刘梦阳 综述
玉树的凤凰涅槃 刘梦阳 综述
富士康:代工之劫 刘丹青 综述
“富跑跑”的移民潮 刘梦阳 综述
一场围绕相亲节目的媒体交锋 倪咏娟 综述
南非,世界杯狂欢 邰藓 综述
怠、停、罢:劳资博弈进行时 赵丽苗 综述
世博:亦游园,亦惊梦 刘丹青 魏玲 综述
月份牌
1月:背后都是政治 萨支山
2月:虎年春节“脱衣舞” 施爱东
3月:头版与花絮 倪咏娟
4月:整月都在“地震” 施爱东
5月:国家牛,个人槑 萨支山
6月:世界不因世界杯而不同 张慧瑜
7月:残缺记忆与残酷现实 颜浩
8月:做人不要太张扬 萨支山
9月:给力的微博 段美乔
10月:如何城市,怎样美好? 倪咏娟
11月:“大战”与“大火” 魏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继续看《话题》,这次是2010,先看的是《韩寒、韩寒现象》,写得非常好,特别是“常识性批评”的总结以及与《时代》编辑的对话,让我对韩寒有了很多思考。同时,我对这篇文章也有自己一些不同的看法,文章基本上属于精英视角,在前半部分作者提出两个概念:促成韩寒现象的社会...  

评分

继续看《话题》,这次是2010,先看的是《韩寒、韩寒现象》,写得非常好,特别是“常识性批评”的总结以及与《时代》编辑的对话,让我对韩寒有了很多思考。同时,我对这篇文章也有自己一些不同的看法,文章基本上属于精英视角,在前半部分作者提出两个概念:促成韩寒现象的社会...  

评分

这套《话题》系列的书籍,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是书前勒口上的一段文字:“对过去一年中发生的那些公众事件,以及围绕它们的喧嚣,我们不判断是非,亦不提供所谓的真相。但会把这些事件嵌入历史的谱系,并在其中思考、批判和预测。”或许,这样的初衷和精神,更能让读者、让当...

评分

继续看《话题》,这次是2010,先看的是《韩寒、韩寒现象》,写得非常好,特别是“常识性批评”的总结以及与《时代》编辑的对话,让我对韩寒有了很多思考。同时,我对这篇文章也有自己一些不同的看法,文章基本上属于精英视角,在前半部分作者提出两个概念:促成韩寒现象的社会...  

评分

继续看《话题》,这次是2010,先看的是《韩寒、韩寒现象》,写得非常好,特别是“常识性批评”的总结以及与《时代》编辑的对话,让我对韩寒有了很多思考。同时,我对这篇文章也有自己一些不同的看法,文章基本上属于精英视角,在前半部分作者提出两个概念:促成韩寒现象的社会...  

用户评价

评分

现在来看2010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评分

三联 人文 独立思想

评分

有幾篇很不容易看明白

评分

一如既往的精彩,短平快

评分

就那么回事吧 说实在的这书看着没什么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