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后卦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即《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因书中论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尤其是第七章"毛泽东和中国现代革命",与主流意见有一定出入,致使未能归入《新编》出版。该篇恰被认为是《新编》七册中价值最高的一册,体现了作者晚年自由的思想,借此次出版悉数收录。
冯友兰先生在四十年代被美国人誉为最顶尖的中国知识分子,这个“顶尖”主要是指冯先生的学术造诣和作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尖峰地位。 他的书我读得不多。但酷爱他的《中国哲学简史》,看了很多遍都觉有新意。这本《中国现代哲学史》更是于无声中听惊雷,...
评分中国哲学一直是个杂糅,其中伦理学和政治学过多,本体论、逻辑学等等传统科学内容较少。中国哲学史亦然。 冯友兰的特点很鲜明,即是自身立场不够坚定,也可以说骨气稍差,但充满学习与妥协精神。本书即体现了这一特点。书中杂糅并包,对于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能有如此强记之...
评分冯友兰先生在四十年代被美国人誉为最顶尖的中国知识分子,这个“顶尖”主要是指冯先生的学术造诣和作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尖峰地位。 他的书我读得不多。但酷爱他的《中国哲学简史》,看了很多遍都觉有新意。这本《中国现代哲学史》更是于无声中听惊雷,...
评分当年是为了凑单买了这本书。这是冯友兰在生命在生命最后两年写下的著作,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前六本应该是一体的。据说是因为其中对泽东同志的评价,导致这本第七卷迟迟未在大陆出版。不过现在应以解禁了。这本书和大多数现代哲学史一样,对在民国以来重要的社会思潮和重要人物思...
评分很早以前曾经看过一些关于宗璞和杨绛的互相攻汙,大家争辩的焦点其实就是冯友兰的为人。 冯友兰到了晚年是否认了自己的很长一段岁月的,这从他在《新编》的序言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对于一位浸淫于中国哲学数十年,并且取得极高学术地位的人来说,要写出一本描述旧邦哲学理路...
这本著作貌似是冯友兰先生的学术绝唱了,他写书时已经93-95岁,双目失明,能坚持完成实在不易。虽然他已经很难改变晚年被迫形成的新学术原点,不过从全书内容来看,能看出他试图摆脱阴影的挣扎般的努力,亲历冯友兰先生的晚年著述者估计都是感慨良多吧。
评分完全是为了读而读
评分前面都好理解,最后两章金岳霖和熊十力那些形而上的概念就完全没办法理解了
评分这是冯友兰老先生晚年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第七卷的单行本。这本书在当年是禁书。他自己写后也有预感,且预感成真。今天得以出版,真是幸事一件!内有反思、批判毛晚期思想、“文革”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也有自我批评。更有对孙中山思想的褒扬。所以成为“禁书”不足为奇。可叹的是,晚年的冯友兰老先生,也被中国式西洋马教所“洗脑”,实在可叹!另外补充一点,在三联书店版的这套书中,唯有此书于定价旁写有“内部发行”四字。
评分前面都好理解,最后两章金岳霖和熊十力那些形而上的概念就完全没办法理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