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个人前途的光明、美好,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个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是战争年代,但正因为打仗,所以好像直觉地、模糊地,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
——何兆武
本书曾获:
第三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08年)
华语图书传媒大奖(2006年度历史传记书)
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多年致力于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历史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译述康德、卢梭、罗素、帕斯卡、孔多塞等西方思想家的学术经典20余种。论著先后结集为《历史与历史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等。
可能人都有爱听故事的本能,尤其是老者的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回忆,因为年代的久远,和时代的大变迁,平静的叙述也带有传奇的色彩。而这本《上学记》,读起来就让人有一种冬日暖阳般的亲切感,花了两天读完,收获的不仅是流畅的阅读体验,更多的是中途从书页上抬头停顿时...
评分《读书》前段时间发过两篇文章,一篇是何兆武先生谈读书,一篇是葛兆光先生为何先生的口述史《上学记》写的序文。很好的文章,于是想看看这本厚重的小书——《上学记》。 每当看这样的书,我就有一股劲,要一口气看完。十个小时的读和品是匆忙的,但却是充实的。 在书...
评分何兆武的《上学记》最大的特点是这本书不是他“写”的,而是由他口述,由一个清华毕业的研究生文靖记录整理的。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形式的书,怪自己读书少见识少,开始读的时候还以为何先生已经过世了呢。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读起来很轻松,读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老人在充满...
评分周日下午去学而优书店坐了几个小时,翻了小半本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走时放不下,就买了回家。记得那年,系里领导本着培养学风扩展学识的初衷,一学期时间,花大价钱请了一批相关专业的老前辈来作讲座,出面的X老师主攻西方政治思想史,故而何兆武先生也在其列。只是吾生愚...
评分最近看了一票书,章诒和、张允和、谢泳等作者按说每一个我都比较熟悉,但却并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写一些什么的愿望。很意外的是,手里的这本《上学记》,作者何兆武从前几乎没有听说过,还没读完,就很迫切地想记录下书中的一些东西。 喜欢作者的理由 王小波曾经在《...
很多东西从来没变过,也有很多东西变化早已天翻地覆,新旧孰优孰劣,说不清楚。无端想到《动物庄园》里的本杰明。
评分老先生谦逊,讲了许多小心翼翼的实话。
评分从橙子那借来,利用上班时间细致看过来。何先生那代人,颠沛流离,在夹缝中的上学生活,美好而自由,思想、眼界、师承均为后世所望尘莫及,我辈只能心向往之。
评分现在有的人,一听自由还是火冒三丈啊。以亲身经历,讲述了ROC 时期知识分子如何成长,北京原是因为处在国民党与日本的交接地带,反倒有相对的宽松气氛。后来到了昆明,联大依然是来自华北高校,得以保留自由传统。几乎不带感情色彩的口述(吐槽吴晗算是最烈了),尤其是讲述起姐姐妹妹的遭遇,令人深感后来的年代到底有多荒谬。同仁虽多,但没有陷入不自觉美化的浪漫回忆,抗战和解放带来的两次幸福幻觉,最终证明确实都是幻觉。一次破灭得比一次惨烈。
评分作者本身是搞历史的,个人化的西南联大断面记忆,有趣的各种吐槽,记忆力好就是不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