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奧勒留(121-180),古羅馬帝國皇帝、最重要的斯多葛派哲學傢之一。他生命最後的十年曆經戰亂、災難和帝國的衰落,卻在鞍馬勞頓之中創作瞭這部寫給自己的十三捲書。這部不朽之作是一份對人類有史以來所進行的最偉大的自我心靈交流的記錄。
《沉思錄》原為古羅馬皇帝奧勒留自我對話的記錄,行文質樸,不尚雕琢,然而由於發諸內心,靈性內蘊,故充塞著一股浩然之氣,令人高山仰止,有一種深沉的崇高之美。
正因為它齣諸內心,不加掩飾,所以我們方能窺見作者如何在忙碌的人生路上,以自己的經驗為材料,沉思人生大義,領悟宇宙迷題,從中升華自己的智慧和心靈。
哲學原來並非如後世的哲學教科書那般呆闆枯燥,如一堆殿堂上的木偶,而是一潭活水,流瀉在人生的小道之上、山水之間,由涉足其間的沉思者隨手掬來,滌蕩心胸。所以讀《沉思錄》,固然可以正襟危坐,條剖理析;也可以於閑暇之時,憩息之餘,撿起來隨意翻讀。
康德的墓志铭上写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初看到这句话时,甚是不解,现在依然不解,在看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的《沉思录》时,对道德有了朦胧的认...
評分我觉得这书的翻译简直就是在骗钱,好歹是三联的书,翻译质量差到汗颜。买了这书却读不了,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
評分 評分马可·奥勒留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斯多葛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个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作为前一个身份,他留下了传世大作<沉思录>;而作为后一个身份,他没能阻止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当然,这并非他力所能及。 如同他在书中所带给大家的思想一样,斯多葛派主张顺应天命...
評分摘自《人民网》 作者:李 奎 对于《沉思录》,总是认为名字太过深刻,而且历史太过久远,所以虽是“久闻”却从没有去阅读的冲动。直到前段时间去北京出差,在三联书店里恰好看到这本书就在手边,于是随便翻翻,不想便被吸引,回来之后一口气读完,仍感余味未尽,一周之后...
寫作即思考,沉思即提高
评分古代人在沒有電綫,沒有電話,沒有網絡的日子裏,應該更會去安靜的思考!!這本書終於算是大概過瞭一遍,我承認對這樣的哲學書看瞭很吃力=_=|| 這樣的書應該放床頭,沒事看看幾句。有時候會突然明白起來!!
评分本來想讀英文的……好多詞不認識= =+
评分本來想讀英文的……好多詞不認識= =+
评分說來說去就一句話,禁欲,理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