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照片和语言的结合能够带来更丰富的表现。包括摄影与文学在内,所有艺术表达都在真挚地、不断地回答“人究竟是什么”这个没有答案的疑问。——鬼海弘雄
----------------------------------------------------------------
《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是日本肖像摄影大师鬼海弘雄的经典影像文字作品集。
晴天,他拿着相机前往浅草,与陌生人搭话。他喜欢在浅草寺的红墙下,为他们拍照。就这样坚持了四十多年,捕捉了近千人的肖像,以此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雨天,他一边在家工作,一边探寻记忆中有关故乡、有关旅途的故事。他以摄影师之眼感受可见与不可见的事物,捕捉隐藏于日常的微小的永恒,反思映现于内心的风景为何。
低声道来的言语,静默的黑白摄影,组成了这部细致优美的图文集。
鬼海弘雄 hiroh Kikai
日本摄影家。
1945年出生于日本山形县寒河江市。法政大学文学部哲学系毕业。成为摄影师之前曾从事货车司机、造船厂员工、远洋鲔鱼渔船夫、暗房工作人员等多种职业。
1973年起在浅草拍摄人物肖像。视点独特的市井人物肖像和以印度、土耳其为主题 的作品得到海内外极高的评价。曾荣获日本摄影协会新人奖、第23回土门拳奖、2004年度日本摄影协会奖、伊奈信男奖、相模原摄影奖等众多奖项,作品被收藏于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休斯顿美术馆等。
著作颇丰。除摄影作品外,其细腻感性的文字也深受好评。
译者——连子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译有《秘密》《造物的人》《永久的托词》等。
摄影本质上是个人的情感表达,透过照片观众可以分享到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情感和记忆。而一张照片可以表达的内容有时候又太少,无法承载摄影师蓬勃的表达欲望。如此,提笔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就顺理成章了。日本的摄影师森山大道、筱山纪信、荒木经惟……他们都有执笔写过...
评分摄影本质上是个人的情感表达,透过照片观众可以分享到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情感和记忆。而一张照片可以表达的内容有时候又太少,无法承载摄影师蓬勃的表达欲望。如此,提笔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就顺理成章了。日本的摄影师森山大道、筱山纪信、荒木经惟……他们都有执笔写过...
评分 评分人类怎样认识世界? 呱呱坠地的啕哭之后,他们会用黑得发光的眼睛扫视这个还模糊不清的世界,然后在含泪带笑的母亲怀中安然地睡去。 美国作家、诗人、思想家亨利·戴维·梭罗说“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离得再近也无法连成一片陆地,一座孤岛与另一座孤岛的遥遥相望,...
我很羡慕他的船员生活。如果他不当船员,可能也不会拍照吧,就像他后记里说“如果我不拍照大概也不会写文章吧”。说到底,造船厂员工、远洋捕鱼船船夫、货车司机以及拍照的人,是一回事。我想起来一个厦门玩乐队的朋友,好久不见之后一起吃饭,问他去做什么了,他说没有钱所以上船出海打工去了。是一回事,不管文章有没有在《文学界》这种杂志上连载。
评分事实上,这本作品集打动我的核心是鬼海弘雄对自我身份的弱化,秉着这样的态度去写、拍日本、印度、土耳其……这如何影响了阅读体验,还没理清楚,所以在写编按时没有展开讲。但看了一定会get~ 作为图文摄影集,老实说我担心它会有虚头巴脑的成分,但拿到后就惊喜地发现,无论是摄影、文字、翻译、编排,都是难得的实打实,优秀。
评分视线所及,一段又一段的思想起。是经常觉得,照片会自己讲故事,一段文字备注就够了,或者完全不需要。文中所思所想,与插入的摄影作品,似有联系但又不尽然(不过照片还是应该备注下吧)。旅行的印度、寄身的东京和童年的风物,反复交织着在摄影师的脑海里出现。想要记录生活在周围身边的人,亲眼所见、文字载录和胶片定格的世界,哪一个才是看到的真实世界,又或者,我们只喜欢属于自己,可以自由穿梭的世界。
评分在仓促前行的现代社会,大家总是会忽视或遗忘周围人或环境的细微变化,默认社会是冷淡的、面无表情的。但是谁不向往温暖的人情、认真“活着”的温度呢?鬼海老爷爷四十多年来持续捕捉同一地点或同一人物的变化,拥有敏锐的摄影家之眼。文如其人,充满了人性的温暖。
评分写得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