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木之匙》《日日器物帖》后,日本木艺大师三谷龙二带来散文集《远乡的手,以及手作》。
沿着成长的足迹,三谷龙二重访福井、京都和松本,与生活在三座城市里的手艺人、工坊主倾心交谈。
这是一次对往日人生的回望,也是对日本手工艺的历史、今生和未来的叩问。
福井是手作之乡,我谷盆、越前漆、岩佐黑板、山元眼镜商会……福井手艺人为日本贡献了别具特色的手作工艺。
京都是传承之都,国宝级木工黑田辰秋、瓷土艺术家娓奈奈子、纸艺家井上由季子……在日本,没有任何地方比京都更重视匠人精神的传承。
松本是工艺新城,松本工艺祭、濑户内生活工艺祭,手艺人与使用者在这座城市聚集交流,工艺与生活的交汇在这里重新开始。
带着一双记忆之眼与现实之眼,三谷龙二与手作的美、生活的美真诚相会。
三谷龙二
木艺师,画家,装帧设计师,日本设计委员会成员,“生活工艺”的倡导者和领军人物。
他是当代木质器物的开拓者,在日本年轻人中引发了使用“好用不贵的木质小物”的风潮。
除了各种平面和立体的作品以外,三谷龙二也参与了伊坂幸太郎的《哦!爸爸们》《重力小丑》和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等书籍封面的制作。筹备并持续参与日本最大的工艺博览会“松本工艺祭”,后又发起“工艺的五月”“濑户内生活工艺祭”等活动。
著有《日日器物帖》《木之匙》《三谷龙二的木器》等。
译者 小米呆
七十年代初生于湖北,学生生涯在东北,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化专业。现旅居日本。
译作有《做衣服》(山本耀司著)、《好物100》(松浦弥太郎 、伊藤正子著)、《深夜食堂 严选之味》(饭岛奈美、安倍夜郎著)等。
“在日常生活中,就像一缕微风吹过,使用者有时会忽地一下,突然‘身临其境’般体验到制作者在做东西时的感受。在制作者手中形成的小小旋涡,又在使用者手中出现了。” 在《远乡的手,以及手作》中看到这段话时,忽然觉得这是种很美妙的体验。的确,有时候人们可以通过通过触...
评分有段时间我曾经特别迷恋各种布艺手工制作。布头、花边、纽扣、拉链等各种小配件被我在淘宝上淘的足足堆了小半橱子。虽然都是些简简单单的小物件,做的时候真的是费时又费力,并且这些东西随时都能够在市面上或是马云家以更加便宜的价格买到,可是我还是对此乐此不疲。其实完成...
评分文/初晓 关于木制品,总会给人一种极为亲切的感觉,仿若相识了很久。一个木质的小勺子,我都会端详很久,不由的就想起儿时用过的水瓢,是用葫芦做的,好玩又实用,关键是它很健康。可随着日用品种类的增多,很多木制品渐渐脱离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金属制品。 若是从健康与...
评分“在日常生活中,就像一缕微风吹过,使用者有时会忽地一下,突然‘身临其境’般体验到制作者在做东西时的感受。在制作者手中形成的小小旋涡,又在使用者手中出现了。” 在《远乡的手,以及手作》中看到这段话时,忽然觉得这是种很美妙的体验。的确,有时候人们可以通过通过触...
评分从事木艺这门古老的手艺,三谷龙二却和一般的木艺家不太一样。他不是早年跟班做学徒、打基础的传统手艺人,有过追随潮流、“不务正业”的青年时代,年届三十才涉足木艺。三谷自己也惊奇,如此乐此不疲的工作,之前竟从未引起他的注意。一边踏上远乡故土,寻过去自己的初心,一...
作者毕竟不是专门写书的,所以其实本书更像是个随笔集,在进入松本这边之后就更像了。偶有几篇确实很好,但总体素质并不高,兴许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但总觉得不至于到了能出书的程度
评分作者毕竟不是专门写书的,所以其实本书更像是个随笔集,在进入松本这边之后就更像了。偶有几篇确实很好,但总体素质并不高,兴许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但总觉得不至于到了能出书的程度
评分手作有居家的安静,寻访有旅行的自由。写这样一本寻访手作的书,与作者对工艺要将工业与手艺相结合,更贴近日常生活的观点一致。
评分早上看完三古龙二的工艺物语,大体日本讲民艺器物分五种,松浦弥太郎讲日常生活中器之用,三谷讲器之美(受和觉),赤木明登讲器之色(形和素),高仲健一讲器之造,柳宗悦则讲器之道,不落色相,器成道生。
评分手工艺人即作者在接触各种手工艺及手工艺从业者时、参加手工业活动时对手工业现状及未来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