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与近代中国

鼠疫与近代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日) 饭岛涉
出品人:
页数:378
译者:朴彦
出版时间:2019-4
价格:118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1385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医疗史
  • 医学史
  • 社会史
  • 疾病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日本
  • 公共管理学
  • 鼠疫
  • 近代中国
  • 历史
  • 疫病
  • 社会变迁
  • 公共卫生
  • 19世纪
  • 20世纪
  • 中国历史
  • 疾病与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东亚地区较早自觉以医疗社会文化史的理念和方法探究中国疾病史的开创性研究。通过广泛利用方志、海关报告、地方档案和报刊等资料,系统地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包括港台)的鼠疫以及霍乱等重要传染病,对近代中国引入和实施卫生行政的过程进行了颇为全面的分析,并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脉络中,探究了卫生制度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饭岛涉,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

朴彦,京都大学历史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

余新忠,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

姜滨,大阪艺术大学电影艺术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目录信息

序 章 传染病、卫生、国家1
第一章 腺鼠疫的国际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9
第一节 1894年的腺鼠疫流行22
第二节 1900年的夏威夷黑死病事件33
第三节 1902~1913年的横滨36
第二章 腺鼠疫的流行与卫生的政治化42
第一节 1899年营口的腺鼠疫流行43
第二节 卫生的政治化与近代中国的卫生行政55
第三章 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与腺鼠疫及疟疾73
第一节 近代日本的卫生行政74
第二节 腺鼠疫的流行与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82
第三节 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与疟疾98
第四章 东北的肺鼠疫流行——1910~1911年108
第一节 东北的肺鼠疫流行109
第二节 清政府的应对111
第三节 北京、天津、上海127
第五章 肺鼠疫的流行和卫生的政治化——1910~1911年137
第一节 “关东州”、大连的卫生行政138
第二节 肺鼠疫防治措施的开展149
第三节 碧山庄苦力收容所158
第六章 民国初年卫生的制度化——以中央防疫处为中心165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卫生行政166
第二节 中央防疫处的设立173
第三节 卫生行政的展开179
第七章 1919年的霍乱流行187
第一节 霍乱的流行188
第二节 上海、哈尔滨、横滨194
第三节 中央防疫处对霍乱的应对202
第八章 卫生制度化的国际契机——新加坡传染病情报局的设立208
第一节 近代中国和检疫209
第二节 国际联盟和新加坡传染病情报局212
第三节 卫生和国际秩序220
第九章 卫生的制度化与检疫权的收回229
第一节 《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与卫生行政229
第二节 卫生的“国家化”及检疫权的收回235
第三节 近代中国的卫生制度化240
补 论 近代东亚的传染病流行249
第一节 近代中国251
第二节 台湾、“关东州”、桦太、朝鲜、南洋群岛及日本255
第三节 近代东亚的传染病流行262
终 章 近代中国的卫生制度化与社会变迁333
参考文献340
后 记37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梳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卫生制度的形成,以及传染病的流行是如何重塑社会组织,促成“公共卫生”概念的。1.传统中国社会的灾民救治一般由政府拨款,社会团体或地方机构具体实施,这种模式伴随殖民权力的介入逐渐式微,最终卫生制度和防疫检疫权成为国家利权的一部分。2.鼠疫等流行病一般由铁路向内陆扩散,感染人群多为社会底层流动人口,底层也因此成为被监管、隔离和驱逐的主要对象;而外国政府也以预防传染为由,在租界建立歧视性政策,以扩大租界的管辖范围。传染病防治因而成为政治问题。3.卫生事业制度化的起点在于从“卫身”到“卫国”,伴随身体的殖民化,个人对身体的掌控权始终与政治对身体的掌控角力。4.到国民党执政期间,卫生与国家民族兴衰联系在一起。资料详实,因是论文合集,推论的连续性有待加强。

评分

总有点意犹未尽

评分

内容详细,但对过程的描述与结论之间扣得似不甚紧密,切口也以制度描述为主—说到社会变迁,却少有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大概是自上而下的眼光向下,而非自下出发的视角

评分

目前只看了前五章,原版是将近有20年了,所以有的研究未免过于单薄,对史料的挖掘也有进步空间。这本书唯一的长处大抵是梳理的时间线比较长,视角也比较广泛。很可惜的是,用制度化从表层拉过去的视角也使作者使用的史料多为官方立场。对诸如运作的实际成效,社会与官方的互动拉扯,在卫生上西方的分裂等等都还可以深挖。 对史料的挖掘与整理,比较擅长在英文日文方面,也做了很多表格,不过很可惜这个版本中表格的数据有好几处错漏。 有豆友评论说他是从上往下的视角。他并不止是忽视了民间在防疫中的作用,他背后大史观并未逃脱“冲击反应”说,就很尴尬的出现一方面强调日俄等列强借卫生对中国的内政干涉,一方面从行文逻辑来看,不管我怎么搞,哪怕是殖民也好,反正你们的病患率是下降了。如果这样,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警惕殖民呀?

评分

内容详细,但对过程的描述与结论之间扣得似不甚紧密,切口也以制度描述为主—说到社会变迁,却少有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大概是自上而下的眼光向下,而非自下出发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