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
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 哈拉瑞
在《人類大歷史》,哈拉瑞展現了他「後見之明」的洞識,深刻闡述了人類簡史;
在《人類大命運》,哈拉瑞則以他「先見之明」的睿智,為我們預示了未來簡史。
而在這本「人類三部曲」的第三部《21世紀的21堂課》,哈拉瑞聚焦於此時此地,
關注的是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攜手之後,科技為社會帶來的巨大顛覆與重塑,
以及川普粉墨登場、難民湧入歐洲、恐怖攻擊迭起、假新聞到處流竄……
世事紛紛擾擾之際,我們應該思索、也應該教導孩子的21項核心課題,
諸如:
♦ 天然愚蠢遇上人工智慧,人類還剩下什麼能力勝過人工智慧?
♦ 系統性大規模失業危機無可避免?「無用階級」將大量暴增?
♦ 社經精英不再剝削勞工了,因為已不需要這些「無用階級」?
♦ 我們該提防機器人,還是該提防機器人的主人?
♦ 資產誠可貴,資料價更高?擁有資料數據者,得天下?
♦ 你真以為有「自由意志」?還是改聽大數據和演算法的就對了?
♦ 神有兩種,你相信哪一種?信眾的行為決定了神的價值?
♦ 假新聞萬世永存?宗教神話就是流傳千年的假新聞?
♦ 恐怖主義是全球政治問題?宗教問題?還是社會心理機制問題?
♦ 我們的正義感可能已經過時?如何在全球化的世界實現正義?
♦ 如果世間皆是虛假,「自我」也是虛構的故事,那麼人生意義何在?
……
《21世紀的21堂課》是現代智人的必修課,
是洞悉世局變幻、洞察社會趨向、洞燭心靈深處的必修課。
作者簡介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任教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
1976年出生於以色列海法,2002年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哈拉瑞視野恢弘,博學多聞,
雖身為人文歷史學者,亦深研考古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硬科學,
曾兩度獲得Polonsky原創與創意獎、軍事歷史學會Moncado論文獎。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是他第一本震撼全球的巨著,
2011年以希伯來文出版,在以色列成為暢銷書之後,
陸續翻譯成近50種語文,全球熱銷800萬冊,
包括歐巴馬、比爾.蓋茲、祖克柏等名人都極力推薦。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是他的第二本巨著,再度備受好評,
已陸續翻譯成45種語文,全球熱銷400萬冊。
《21世紀的21堂課》是他的第三本巨著,聚焦在當前世界的重大課題。
哈拉瑞教授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講,並為《自然》期刊、
《衛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撰稿。
目前的研究重點仍放在大歷史的問題,諸如:歷史與生物學有何關聯?
智人和其他動物的本質差異何在?歷史上有正義嗎?
歷史有發展方向嗎?隨著歷史的開展,人們變得更快樂嗎?
譯者簡介
林俊宏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譯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大數據》、《大數據:教育篇》、《大數據:隱私篇》、《大數據資本主義》、《大科學》等書。
继《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之后,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又推出新作《今日简史》。与之前两本的写法类似,赫拉利依然展现了他旁征博引的广博知识以及身为历史学家,组织材料来论证观点的专业功力。在《今日简史》中,他探讨了西方主流政治体制在新时代可能遭遇的问题,而引发...
评分继《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之后,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又推出新作《今日简史》。与之前两本的写法类似,赫拉利依然展现了他旁征博引的广博知识以及身为历史学家,组织材料来论证观点的专业功力。在《今日简史》中,他探讨了西方主流政治体制在新时代可能遭遇的问题,而引发...
评分尤瓦尔·赫拉利是我最喜欢的科普作家之一。 且慢,他不应该是一位历史学者吗?而且几本书写的也都是历史主题。的确,赫拉利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时,他的研究方向是中世纪士兵的自传文本。 从研究中世纪军事史,到写出《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这样纵观古今的畅销之作,赫拉利...
评分尤瓦尔·赫拉利是我最喜欢的科普作家之一。 且慢,他不应该是一位历史学者吗?而且几本书写的也都是历史主题。的确,赫拉利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时,他的研究方向是中世纪士兵的自传文本。 从研究中世纪军事史,到写出《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这样纵观古今的畅销之作,赫拉利...
评分今年三月份,我的大姑父去世。参加完他的葬礼之后,我在车上有感而发一段朋友圈:当下社会最大的平等莫过于死亡,无论位高权重、家财万贯,还是一无所有、地位卑微,最终都逃不过死亡。不论是否有另一个世界,终将有一天,所有人都会从这个世界上离开。但是,再过几十年,这个...
最后一章关于意义的,写的太棒了
评分03.29.2020 二刷。 人類三部曲 (3/3) get√ 我重看去年遠見FB直播,15:00 謝哲青說他的問題被寫在第三冊,陳鳳馨說第二、三章。 可是我覺得是第四章平等,人類將分裂出不同的生物種姓。 雖然這21堂課只是引導更進一步思考,都沒給正確答案,僅第四、五部某幾堂課教了幾種實用判斷方法。
评分今日看完Harari的这本新书,政治和电影一样,不论宣传手段再出色,只要没把一项基本原则牢记在心,就无法成功,宣传时必须只锁定几个重点,然后不断一再反复。
评分2020第一本书。终于读完成一本书。解答了很多自己想不通的问题,或者至少给了一个思路
评分跟前两本书聚焦全人类作为一个种群的宏观大历史和大未来不同,这本书聚焦个人/种族可能面临的困惑,每章是一个不同的困惑,个人比较关注的章节是工作/教育/大数据,其他人可能会比较喜欢哲学/宗教/假新闻类。 作者会讨论到每个主题的历史,也会结合科技进步,描绘该主题未来可能是什么样。比如工作,咱们对工作可是又爱又恨,工作的意义一开始是给人类的惩罚;到后来英国想出了学徒制,工作成为了一个文化,象征着这孩子经过历练,可以成家了;再后来资本主义出现,资本家会买断大家的时间,在八小时工作制中你只能做老板让你干的事情;未来AI可能会让我们直接间接地全民‘失业’,咱将来可能不用工作了,而有良心的政府会给大家发钱。 作者确实是旁征博引,读着读着经常发现我日常抓狂的点其实早就被人研究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