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被抛进这个世界,我们就永远不会消失,即使造物者已经死去。
.
布兰克先生发现自己被囚禁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对过去的身份和经历一无所知。桌上有四叠六英寸厚的文稿,其中有一份未完待续的囚犯自述;还有一叠似曾相识的照片,照片中的人物将逐一登场。他续写了那个囚犯的故事,却发现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也早已被记录在文稿中……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的纽瓦克,著名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院士,其作品融合了荒诞主义、存在主义和悬疑小说等元素,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具创新性的小说家之一。奥斯特著作等身,代表作包括小说《纽约三部曲》《幻 影书》《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巨兽》,以及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等,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美国约翰•科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并多次入围都柏林文学奖、布克奖、福克纳小说奖等,作品已被翻译成四十余种文字。他编剧的电影《烟》于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2012年,他成为第一位纽约市文学荣誉奖的获得者。
“对于自己写的那些故事,他感兴趣的不是那些故事与尘世众生的关系,而是那些故事与其他故事之间的关系。”(P7,《纽约三部曲》)——这段话无疑是对奥斯特的第13本小说《密室中的旅行》最为精准的描述。 在这本仅有140页的小书里,奥斯特化身为失忆的“茫然先生”(Mr. B...
评分不经意间找到了09年买的一本小本子。时隔四年,看着之前的文字,不免惊讶与之前的所思所想。非常有幸在离开英国之前的一个星期在charity shop 淘到了这本书。 “Paul Auster 的风格便是如此:元小说,偶然性...... 整本小说虽然主脉为“故事中的故事”, 我们生活的世界便是...
评分又是那么的离奇。 没有开头和结尾,你完全可以自己想得更混沌和荒唐。 无限的可能性…… 镜中的镜中,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哪个才可被感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我的认知根本就有问题,甚至我到底有没存在过? 或者这只是一个梦? 我所以的行为动作是出自自己的思...
评分这种所谓元叙事有很强的糊弄人的感觉。而且应该属于一次性消费,已经在马原的《虚构》那里消过费了。相比之下马原还比较厚道,因为《虚构》虽然散布着空白,但并非光靠悬念撑起来的。 在小说本来就是虚构这一大前提下,在多种可能性中,读者可以选择一种双重否定的可能性。想到...
评分作者用一种循环的手法,给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全书看完后,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背景好像是医院,我一直在走,不断遇见不同的陌生人,然后,戛然而止。 这可能是本书所带来的一些奇妙吧, 于是我更相信这本书有种奇妙的魔力. 我们一起展开一场奇妙的密室旅行, 去发现自己原来在看...
【2019.88】这本风格很奇怪又有些随意,但我蛮喜欢的
评分突如其来的开始,云里雾里的场景,神经兮兮的人物,莫名其妙的情节,戛然而止的结局……怎么样,是不是看的有些头大呢?那就和小说中写的那样,去审判“作者”吧
评分【2019.88】这本风格很奇怪又有些随意,但我蛮喜欢的
评分每个人都在自我的房间里旅行,走不出来。遇见谁不重要,那都是幻觉。
评分8/14 今天读到这本,也算是冥冥之中了。看评论说是跟《纽约三部曲》有关,那要去补一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