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数学 科普 素数 科学史 哲人石珍藏版 黎曼 经典 纸书
发表于2025-02-16
素数之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859年8月,没什么名气的32岁数学家黎曼(Bernhard Riemann)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论小于一个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在这篇论文的中间部分,黎曼作了备注——一个猜测,一个 假设。他向那天被召集来审查论文的数学家们抛出的这个问题,结果在随后的年代里给无数的学者产生了近乎残酷的压力。时至今日,在经历了150年的认真研究 和极力探索后,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已经越来越清楚,黎曼假设掌握着打开各种科学和数学研究之大门的钥匙,但它的解答仍诱人地悬在那里,正好让我们伸手够不着。依赖于素数特性的现代密码编制 术和破译术,其根基就在于这个假设。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非凡性进展中,显示出甚至原子物理学也以尚未被完全了解的方式与这个奇怪难题扯上了关系。在《素数之恋》中,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的传记和历史篇章交替出现,它对一个史诗般的数学之谜作了迷人而流畅的叙述,而这个谜还将继续挑战和 刺激着世人。
根据所受的教育,约翰·德比希尔(John Derbyshire)是一位数学家和语言学家;根据所从事的职业,他是一位系统分析师;而在业余时间,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 他的成名作是《梦见柯立芝》(Seeing Calvin Coolidge in a Dream),这部l996年出版的小说大受人们欢迎,亚德利(Jonathan Yardley)在《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上对它赞赏有加,《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客》(The New Yorker)、《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un Globe)等报刊也一致给予好评。他的作品还频繁出现在《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和《新标准》(The New Criterion)杂志上。 德比希尔在英国出生并成长.约20年前来到美国安家。他目前和妻子及两个孩子住在纽约的亨廷顿。
数学史与数学的比例刚刚好
评分前面还是挺精彩的也易懂的,但是后面开始引入大量历史数学家的故事作为铺垫,很快就索然无味了
评分虽然勉强看懂一半,但的确可给五星。奇偶章节穿插写作的方式很用心,前面的起承转合更是严密,后面限于内容逐步精深,虽有错落却也无碍。不知为什么希尔伯特会觉得这个问题的难度低于费马大定理和所谓的第七问题,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它的最终解决。黎曼猜想,最迷人的在于它与那么多领域,尤其是物理领域的紧密关联,素数的分布居然和粒子的底层性质等等挂钩在一起,奇妙至极,而等谜底揭开的那一刻,肯定意味着在多个方面多个学科都向前走了一大步。解决黎曼猜想需要倚靠“金钥匙”,而黎曼猜想或许潜藏着“上帝的钥匙”,这把钥匙居然是19世纪寿命只有39岁的黎曼提出的,这种惊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足以让这个名字辉耀史册。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评分看完我还是特么的不懂黎曼猜想啥意思。要是我从初二到大三的数学课上用来睡觉的时间都拿来看书说不定就能懂了。
评分数学史与数学的比例刚刚好
近两年关于素数和黎曼假设的科普书层出不穷,比如《黎曼博士的零点》、《素数的音乐》,但我感觉还是这本《素数之恋》可读性最佳,自己平素也看一些数理方面的英文书,但都感觉读起来费劲,惟独这本书阅读起来让你很轻松,虽然是英文好像自己读着脑子都没再把它翻译成中文来理...
评分 评分 评分非常好的引导人们对数学及科学的求知欲望,为什么我年轻时没有遇上这类的书呢? 准备看<<数论概论>>,再复习一下微积分,学习<<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 网易有公开课,再学《复分析--可视化方法》, 这样大概可以看看解析数论的书了。
评分为了消磨飞机上的二十多个小时又不至于动脑太多饿死,我读了《Prime Obsession》。此书偶数章节讲围绕黎曼猜想的数学史,基数章节讲解数学知识。如果你已经了解黎曼猜想,基数章大可跳过,况且相关文献一堆,如果你未接触 过数论,建议略读一下,感受那些奇特的发现。我想...
素数之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