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城

消失的古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笛
出品人:
页数:4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6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34231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成都
  • 城市史
  • 历史
  • 社会史
  • 文化史
  • 文化
  • 王笛
  • 城市研究
  • 古城
  • 历史
  • 探险
  • 消失
  • 文化
  • 考古
  • 中国
  • 遗迹
  • 神秘
  • 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和城市革命带来了便利,也带走了古城成都的风貌,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历史来找回这座城市的记忆。

《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作者简介

王笛,出生于四川成都,历史学家,现为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英文学术季刊《中国历史前沿》(FHC)共同主编,曾担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教授。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历史的研究,成果丰硕,著有《跨出封闭的世界》《街头文化》《茶馆》《袍哥》等。

目录信息

成都还有味道吗?——代序
1 成都——三座城墙的城市
2 中国城市的自治传统
3 老成都的邻里关系
4 小商小贩的自由世界
5 让穷人有一条生路
6 老成都的“红灯区”与妓女改造
7 老成都的街头娱乐活动
8 20世纪初城市妇女的行为和形象
9 妇女挑战男人的世界
10 百年前怎样过春节
11 城市底层穷人与“弱者的反抗”
12 小商小贩给城市带来活力
13 新旧交错的“改良时代”
14 20世纪初的城市“现代文明”
15 改良时代的新娱乐
16 西方物质文化的传入改变了日常生活
17 警察的出现
18 改正乱撒尿的习惯经过了长期的努力
19 在成都,打麻将曾经是犯罪
20 穷人靠什么活下去?
21 人们是怎样失去自由自在的城市生活的?
22 清末民初的性骚扰与流氓罪
23 贫穷使人没有尊严
24 过去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歧视非常普遍
25 下层民众的革命
26 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政治
27 为什么人民对革命不满?
28 生活在恐慌年代
29 市民的自卫
30 从和尚街到崇德里:一步之遥,而长路漫漫
后记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现任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的王笛出生于四川,他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历史的研究,对自己老家的历史格外感兴趣,尤其关注底层社会大众的生活。在《袍哥》中,王笛从微观历史的角度讲述活跃在民间的袍哥组织,在《消失的古城》中,他又去寻找清...  

评分

作为著名社会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学者,王笛老师可谓成名已久,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王笛关于成都城市史和四川区域社会史的诸多作品,开始越发受到学界和读者重视。新年前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先后推出了王...  

评分

现任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的王笛出生于四川,他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历史的研究,对自己老家的历史格外感兴趣,尤其关注底层社会大众的生活。在《袍哥》中,王笛从微观历史的角度讲述活跃在民间的袍哥组织,在《消失的古城》中,他又去寻找清...  

评分

在不少西方人的眼里,传统中国,特别是清帝国,几乎完全等同于东方专制主义,这种观点,即便不是有欠妥当,至少也是经不起细致推敲,尤其是在几代海外中国研究专家的努力下。相反,在后者那里,传统中国,很大程度上地方具有自治性,尽管它区别于西方的城市自治传统,尽管所谓...

评分

- 因工作關係想找點跟成都相關的素材, 在網上發現了王笛老師的新書, 立即拜託同事找來拜讀。 - 書中的文章應該原先都在網絡媒體發佈過, 今次匯編成書,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一飽眼福。 - 知道王笛老師, 應該是因為《街頭文化》那本書, 他之後還有其他的學術專書, 可惜一直沒有機會...  

用户评价

评分

开年出版就这样的水平?甲骨文你要干啥?

评分

开年出版就这样的水平?甲骨文你要干啥?

评分

1.中国城市史研究,成都有其特殊,能较全面的梳理,有意义。2.清末民初的成都历史、文化、日常生活,面向大众,文字浅显,以材料叙述为主,理论分析浅尝辄止。3.专栏结集,主题有重复,乞丐、商贩、穷人、妇女、政治、茶馆等都可以合并,成书时若能做调整,变成几个大的主题之下再分小节,应当比现在这种30篇文稿直接成章的松散结构要好。4.材料主要来源于海外研究、民国报刊与竹枝词,地方文史挖掘尚待深入,很多引论来自西方社会学大家或城市学名著。5.没有数据资料和图表等“硬核”的考证,图片都是情景描述类。6.街头文化和“社区”有些独见,最好看的仍是茶馆。7.谈论老城改造和城市景观保护无可厚非,只是倾向太明显,情怀过于浓厚,作为历史作品不太妥当。8.整体呈扁平状铺展,是一部初级的入门普及读物。

评分

阅读过程中一直想起王笛在《袍哥》引用的“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成都那种日常生活的活力真是惊人,韦很能动摇伯的自治城市说法。及,我竟然没去过成都,我不配说自己喜欢熊猫。。。

评分

【藏书阁打卡】对我来说,这本书的意义大于书的内容,生活在成都,这座城市带给我了太多的东西,进而更想去了解它。内容没有什么新意,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较全面,从历史开始到如今,三教九流的叙述都有。文中熟悉的语言词汇,小时候用过的物品,以前见过的事情都给人一种亲切感,特别是描写轿夫之间的行话非常生动有趣,其实轿夫这个行业也就是如今出租车行业的前身吧,从运行到行规都差不多。书里面图片很有意思,就是有些有点多余,比如“书”的封面照就很没必要放上去了…王笛在感叹城市变化给他带去的失落感,其实这也正常,城市发展从古至今都是变化着的,不变是不可能的,也只能是一代回忆一代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