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城

消失的古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笛
出品人:
页数:4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6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34231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成都
  • 城市史
  • 历史
  • 社会史
  • 文化史
  • 文化
  • 王笛
  • 城市研究
  • 古城
  • 历史
  • 探险
  • 消失
  • 文化
  • 考古
  • 中国
  • 遗迹
  • 神秘
  • 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和城市革命带来了便利,也带走了古城成都的风貌,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历史来找回这座城市的记忆。

《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作者简介

王笛,出生于四川成都,历史学家,现为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英文学术季刊《中国历史前沿》(FHC)共同主编,曾担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教授。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历史的研究,成果丰硕,著有《跨出封闭的世界》《街头文化》《茶馆》《袍哥》等。

目录信息

成都还有味道吗?——代序
1 成都——三座城墙的城市
2 中国城市的自治传统
3 老成都的邻里关系
4 小商小贩的自由世界
5 让穷人有一条生路
6 老成都的“红灯区”与妓女改造
7 老成都的街头娱乐活动
8 20世纪初城市妇女的行为和形象
9 妇女挑战男人的世界
10 百年前怎样过春节
11 城市底层穷人与“弱者的反抗”
12 小商小贩给城市带来活力
13 新旧交错的“改良时代”
14 20世纪初的城市“现代文明”
15 改良时代的新娱乐
16 西方物质文化的传入改变了日常生活
17 警察的出现
18 改正乱撒尿的习惯经过了长期的努力
19 在成都,打麻将曾经是犯罪
20 穷人靠什么活下去?
21 人们是怎样失去自由自在的城市生活的?
22 清末民初的性骚扰与流氓罪
23 贫穷使人没有尊严
24 过去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歧视非常普遍
25 下层民众的革命
26 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政治
27 为什么人民对革命不满?
28 生活在恐慌年代
29 市民的自卫
30 从和尚街到崇德里:一步之遥,而长路漫漫
后记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为著名社会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学者,王笛老师可谓成名已久,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王笛关于成都城市史和四川区域社会史的诸多作品,开始越发受到学界和读者重视。新年前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先后推出了王...  

评分

作为著名社会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学者,王笛老师可谓成名已久,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王笛关于成都城市史和四川区域社会史的诸多作品,开始越发受到学界和读者重视。新年前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先后推出了王...  

评分

鸡肋之书,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喜欢与不喜欢来评价这本书,只能说没有读到我想读的东西,购书时的期待与阅读后的失望,反而导致了过大的心理落差。 我于成都,是典型的过客,但又有一份独特的情结。虽也去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四川博物馆、青城山、三星堆、都江堰打过卡...  

评分

由于身在成都,对自己生活的城市自然很感兴趣。这本讲老成都的书,引导我去探究成都的历史。看这样的书的有趣之处,在于有迹可查,很多东西前后一比较,味道就出来了。 1. 茶馆与川剧 成都以茶馆和川剧出名,当时二者合二为一。茶馆主要位于商业繁华地带,以及环境优美的公园里...  

评分

现任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的王笛出生于四川,他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历史的研究,对自己老家的历史格外感兴趣,尤其关注底层社会大众的生活。在《袍哥》中,王笛从微观历史的角度讲述活跃在民间的袍哥组织,在《消失的古城》中,他又去寻找清...  

用户评价

评分

开年出版就这样的水平?甲骨文你要干啥?

评分

1.中国城市史研究,成都有其特殊,能较全面的梳理,有意义。2.清末民初的成都历史、文化、日常生活,面向大众,文字浅显,以材料叙述为主,理论分析浅尝辄止。3.专栏结集,主题有重复,乞丐、商贩、穷人、妇女、政治、茶馆等都可以合并,成书时若能做调整,变成几个大的主题之下再分小节,应当比现在这种30篇文稿直接成章的松散结构要好。4.材料主要来源于海外研究、民国报刊与竹枝词,地方文史挖掘尚待深入,很多引论来自西方社会学大家或城市学名著。5.没有数据资料和图表等“硬核”的考证,图片都是情景描述类。6.街头文化和“社区”有些独见,最好看的仍是茶馆。7.谈论老城改造和城市景观保护无可厚非,只是倾向太明显,情怀过于浓厚,作为历史作品不太妥当。8.整体呈扁平状铺展,是一部初级的入门普及读物。

评分

作为一部通俗的文化读物,王笛这本书在语言上通俗易懂,并无多少学术气,这也与本书内容原本发表的网媒有关。整部书里通过详实的资料对成都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城市构造,人民生活以及风俗人情做了比较详细的描绘,而作者本身深厚的功底也使得这本书在做到了t通俗的基础上,更有严谨的历史性。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更注意将社会底层的生活与生存状态研究出来,这也使得这本书的写作角度有一定新颖之处。本书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对于城市变迁的慨叹也凸显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市场经济大潮下对于传统城市的破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简直是讽刺,也是悲剧。不过,就这点而言,这种文化人的高等视角恰恰和本书所提倡的平民观点形成矛盾,有意思……

评分

1.中国城市史研究,成都有其特殊,能较全面的梳理,有意义。2.清末民初的成都历史、文化、日常生活,面向大众,文字浅显,以材料叙述为主,理论分析浅尝辄止。3.专栏结集,主题有重复,乞丐、商贩、穷人、妇女、政治、茶馆等都可以合并,成书时若能做调整,变成几个大的主题之下再分小节,应当比现在这种30篇文稿直接成章的松散结构要好。4.材料主要来源于海外研究、民国报刊与竹枝词,地方文史挖掘尚待深入,很多引论来自西方社会学大家或城市学名著。5.没有数据资料和图表等“硬核”的考证,图片都是情景描述类。6.街头文化和“社区”有些独见,最好看的仍是茶馆。7.谈论老城改造和城市景观保护无可厚非,只是倾向太明显,情怀过于浓厚,作为历史作品不太妥当。8.整体呈扁平状铺展,是一部初级的入门普及读物。

评分

开年出版就这样的水平?甲骨文你要干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