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

袍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笛
出品人:
页数:3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94635
丛书系列:博雅撷英
图书标签:
  • 社会史
  • 袍哥
  • 民间社会
  • 四川
  • 历史
  • 社会学
  • 近代史
  • 王笛
  • 袍哥
  • 民国
  • 江湖
  • 帮派
  • 四川
  • 历史
  • 传奇
  • 武侠
  • 民间
  • 秘密组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

本书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揭开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日常”面目,呈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

作者简介

王笛,男,1956年6月出生于成都。现为澳门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主任。兼任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讲座教授。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1年赴美,师从西方研究中国城市史大师罗威廉教授。1998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1998~2015年在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历任助教授、副教授、教授。2003年和2004年任旅美中国历史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社会史、城市史、大众文化史。主要著作还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1993)、《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从社会的最底层看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等。《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曾获得美国国家人文科学、美国全国人文中心、美国富布莱特等研究奖助。《街头文化》一书获2005年“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6年十佳图书。

目录信息

序 言
第一部分 暴力团伙
第一章 杀死亲生女
第二章 川西的乡村
第三章 袍哥的网络
第四章 调查的开始
第五章 佃户“舵把子”
·
第二部分 地方秩序
第六章 精神的世界
第七章 神秘的语言
第八章 在茶馆“讲理”
第九章 仪式与规范
·
第三部分 大势已去
第十章 女人的命运
第十一章 权势的衰弱
第十二章 雷家的末路
·
第四部分 寻找真相
第十三章 讲故事的人
第十四章 “农村工作者”
第十五章 何处是“望镇”?
第十六章 袍哥的覆没
·
第五部分 事件重构
第十七章 叙事与文本
第十八章 历史的记忆
·
注 释
附 录
附录 1 袍哥等级名称表
附录 2 雷氏家庭关系图
附录 3 沈宝媛:《一个农村社团家庭》
征引资料目录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看到王笛老师出的这本书,非常感兴趣,买来拜读,但是读完后的感觉与期望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很多人批评道:太过于关注上层而忽略了下层人民,但这本书很好地解释了这样的研究趋向为什么发生,因为对于下层群众生活的记载实在太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

评分

解放前,中国有三大盛极一时的秘密结社组织,青帮、洪帮活跃于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另一个是盘踞四川的袍哥。 袍哥发源于清初的哥老会,有汉流(留)、海皮、袍皮闹等种种流行的称呼。“袍哥”一词的含义据称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一诗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即“有衣...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般。在沈宝媛本科论文的基础上,多引证了些史学、文学、口述材料以及国外的理论,并无太多自己的创见。相比于其他微观史杰作《红雨》、《叫魂》等,过于平庸了。

评分

与其说是学术专著,不如说是读书报告。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围绕沈宝媛七十年前那篇关于一个袍哥家庭的观察报告展开叙述。王笛虽在前言中写到该书的缘起就是沈女士的本科毕业论文,但是不至于把自己放低到一个注释者的位置上。书名是西方学术读物惯用的复式标题,内容却只有冰山一角。作者太拘泥于人类学记录,沈女士当时水平也十分有限,如果作者依赖的是如同《金翼》一般的著作,一切皆可另说。可是短短四万字的报告,一来内容太窄,二来未免主观倾向较重,不加批判的使用难免失其允正,王笛的心甘情愿绝大程度上受到了对乡土情结的影响,对老四川的怀想令他文思泉涌,尤其是对地理风格的描写好似散文格调,而令人惊艳的首章叙事和小说也无甚区别,或许这才是他的“初心”,借由什么实现并不重要。

评分

王笛先生的这部作品,难点有二。第一,作品故事的文本来自沈宝媛的论文,因此,天花板的高度限定了文章的纵向深度。但是王笛把劣势变为优势,根本上在于切入。第二史料有限,搜集不易。根据王列出的清单,特别是档案类文献,数量上少于研究类文献,说明原始或者接近原始资料类获取难度大。

评分

王笛老师还是太依赖沈宝媛了。材料的受限导致袍哥与中共博弈写的太简略,文学化的描写和想象给史学注入了别样的魅力。后两章提供了方法论的启发和指导。

评分

一般。在沈宝媛本科论文的基础上,多引证了些史学、文学、口述材料以及国外的理论,并无太多自己的创见。相比于其他微观史杰作《红雨》、《叫魂》等,过于平庸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