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英] 阿兰娜·科伦(Alanna Collen)
出品人:联合低音
页数:344
译者:钟季霖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8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61341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普
  • 健康
  • 微生物
  • 冷知识
  • 健康卫生
  • 生物
  • 长知识了
  • 自然
  • 微生物
  • 健康
  • 快乐
  • 人体
  • 科学
  • 生物
  • 免疫
  • 肠道
  • 认知
  • 共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被译为19种语言,英、美、日亚马逊五星推荐

人类和微生物,谁才是身体的主人?

……………………

◎ 编辑推荐

★ 微生物决定你爱吃的东西,你的直觉来自微生物的感觉

微生物群系可以改变免疫系统的发展,影响免疫系统对抗疾病的能力

★ 与演化生物学家一起,认识另外90%的你

·摄入的卡路里,要以肠道实际吸收的热量为准,包括微生物吸收的那一份

·自然分娩能为新生儿提供经过母体精挑细选的基础微生物

·母乳中的微生物组合,会根据婴儿的发育需求变化

·阑尾并非毫无意义的退化器官,它是微生物的藏身处,为人体的免疫系统做培训

……………………

◎ 媒体推荐

不论是医学还是生物学的层面,作者都提出了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这本书让人欲罢不能,所有热爱科学的读者一定都会爱不释手。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邮报》

从迷人的角度认识那些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微生物“偷渡者”……推荐给所有读者,尤其是那些想更了解自己的人,以及希望为孩子做出最好选择的家长。

——《美国图书馆杂志》(星级评鉴)

用简单的方式讲述“提升健康,认识体内益生菌”的科学,告诉你最想知道但不敢问出口的事。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鉴)

……………………

◎ 内容简介

我们的身体不仅是由肌肉和骨头构成,还有细菌及真菌。这些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体重、免疫系统、精神健康,甚至对伴侣的选择;它们也是了解肥胖症、孤独症、精神疾病、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等现代疾病的新方法。

作者以演化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微生物与人类自古以来的共生关系。微生物的基因也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只不过它们演化的速度更快,足以顺应人体的需求做出调整。然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却破坏了体内“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抗生素虽然可以救命,但也会杀死对我们有益的微生物;现代人高脂、高糖、低纤维的饮食习惯,让体内的“肥胖”微生物和“纤瘦”微生物比例失衡,进而引发肠道疾病,增加身体组织发炎的机率;剖宫产和配方奶粉的盛行,剥夺了新生儿从母亲身上接收益菌的机会,甚至提高了感染坏菌的风险。

好消息是,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自身的“人类基因”,却可以培养、改善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看完这本书,你会开始爱护住在你体内的微生物——那另外90%的你。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阿兰娜·科伦(Alanna Collen),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学士及硕士,伦敦大学学院演化生物学博士。阿兰娜是一位经常旅行的动物学家,也是研究蝙蝠回声定位的专家,后意外成为热带疾病的收集者。她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因细菌感染而大病一场,由此引发了她对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共生关系的研究兴趣,尤其是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此外,她写过一篇关于“辨识危机”的文章,介绍一种无法分辨人脸的疾病,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同时她也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卫报》《赫芬顿邮报》撰写专题文章。

……………………

◎ 译者简介

钟季霖,曾于出版社担任执行编辑,后旅居澳大利亚一年,目前兼职翻译。

……………………

◎ 审订者简介

张尚麟,分子与细胞生物博士,研究专长为演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

目录信息

序 曲 另外的90% - 001
第1章 21世纪文明病 - 021
第2章 所有疾病都源于肠道 - 055
第3章 精神控制:大脑与感觉也受肠道微生物控制? - 087
第4章 自私的微生物:过敏是因为免疫系统太尽责? - 121
第5章 细菌大战:抗生素的滥用 - 157
第6章 人如“其”食:微生物吃什么,你就“变成”什么 - 191
第7章 从第一次呼吸开始:来自母亲的微生物 - 219
第8章 微生物修复:从益生菌到“粪便移植” - 249
终 曲 21世纪的健康 - 285
后 记 100%人类 - 305
致 谢 - 311
参考文献 - 31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们身体里的细菌和我们是共生体——我们只有10%是人类   所以细菌对我们很重要,自从抗生素发明出来后,我们多了很多病出来   ①敏感性(有些敏感是会致死的,比如说吃高蛋白的海鲜、虾。)   ②肥胖症(肥胖很多是我们认为食物热量高,当然不会那么简单,虽然有...

评分

人类只有百分之十是人类,百分之九十是细菌,那么人类还能称为人类吗?为什么不直接叫细菌? 这本书2016年出版后,2018年是再版,一本名字很奇怪的科普书,再版的意义有哪些,有必要了解一下。所有的微生物都有自己的任务,负责不同的区域和作用。 “燃烧我的卡路里” 大概做的...  

评分

都讲微生物与人的关系,例如所有疾病 (包括精神疾病)都可以从肠道菌群找到原因,饮食及生活方式对菌群影响等。想了解具体类型疾病和相应饮食建议可以看《吃土》;想在妹纸过/小哥哥面前抖机灵可以看 《肠子脑子厨子》;喜欢详细的实验推演?请抱走这本《10%》。喜欢ted的短平快...  

评分

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都行动起来,医护人员逆行上一线,普通市民居家不出门,小朋友们“停课不停学”,大家都为抗疫而努力。 这个非常时期,我们比以往更关注病毒、消毒液、微生物,也比往常更关注自己的身体。所以我打开了这本微生物科普书《我...  

评分

原文的Quote: At the heart of science is an essential balance between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attitudes—an openness to new ideas, no matter how bizarre or counterintuitive they may be, and the most ruthless skeptical scrutiny of all ideas, old and new. ...  

用户评价

评分

吃饭的时候别光想着自己爱吃的,也想想占身体90%的细菌想吃啥

评分

在2018年的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两个令人震撼的学科,一个是宇宙社会学,一个是微生物学。前者让我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后者带我从极微观的角度认识健康与疾病。这种眼界被打开的感觉,非常难忘。如果想更好地了解自己,就不要忽视了那些与我们共生的、主宰着我们健康与大脑的100万亿个微生物。

评分

英国测定人类细胞与细菌比是1:1.3, 美国是1:1 ,这里说的是只有10%,差距太大。里面数据很多,但也就是引用得多,剖析得少。通篇都是关联,有诱导意味,研究表明剖腹和自然分娩造成不了因果关系,有探讨必要,但作者只收集和阐述自己有利的一面,未免有失公平。

评分

长见识,术语多,略分神

评分

原来微生物对人体这么重要。。。一直都觉得肠道很重要,因为我体重很稳定,160cm, 48-49kg, 肠胃很好。这次看到科学支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