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解釋學的起源

自我解釋學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拜德雅 | 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米歇爾·福柯
出品人:拜德雅
頁數:196
译者:潘培慶
出版時間:2018-6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2193869
叢書系列:拜德雅·人文叢書
圖書標籤:
  • 福柯
  • 哲學
  • 米歇爾·福柯
  • 法國
  • 社會學
  • 自我解釋學
  • 拜德雅
  • 當代激進思想及其研究
  • 自我解釋學
  • 起源
  • 哲學
  • 認知
  • 語言
  • 理論
  • 發展
  • 思想史
  • 解釋學
  • 認知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福柯晚期講座集第二本,拜德雅持續增量中!☆

• 從古希臘時期德爾斐“認識你自己”的箴言,到基督教於4-5世紀所發展齣的一種新的自我技術——“述說自己”,再到現代科學對自我的探查,西方文明對於自我本質的追究從未間斷。

• 福柯注意到自我的形成和演變史中所蘊含的中斷,而這正是福柯在這兩次演講中試圖揭示的由基督教的誕生而導緻的重大變化,這一變化甚至決定瞭後來西方自我文化的發展方嚮,影響所及,直至當下。至此現代自我、現代主體得以誕生。

• 關於自我和主體的思想是福柯理論中一以貫之的內容。自我如何形成,使用瞭什麼技術是他一直追問的議題。福柯在達特茅斯學院的這兩次講演,簡明扼要,不失為進入其主體理論的一篇導言。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瞭米歇爾·福柯於1980年11月17日和24日在達特茅斯學院所作的兩次演講:“真相和主體性”與“基督教和坦白”。

此外,兩篇與這些演講同時的文字也收錄其中。

第一篇根據同年10月23日在伯剋利分校所舉行的公開討論會整理而成,福柯在討論會上談及瞭坦白、自我技術等話題,並迴答瞭相關提問。

第二篇來自邁剋爾·貝斯於同年11月3日對福柯的采訪。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國哲學傢、思想史傢、社會理論傢、語言學傢和文學批評傢。作為法國後結構主義思想的代錶人物之一,他提齣的知識型、權力、知識考古學等觀念對之後直至今天的人文科學影響深遠。其代錶作有《古典時代瘋狂史》、《詞與物》、《知識考古學》、《規訓與懲罰》等。

-譯者簡介-

潘培慶,1980年代初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外語係,從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後赴瑞士留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對中西哲學、中西政治文化戰略的比較研究有興趣。著有《解構中國政治文化戰略》,譯作有《福柯思想辭典》、《福柯的最後一課:關於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政治》、《什麼是批判?自我的文化:福柯的兩次演講及問答錄》、《詞語》、《論自願為奴》等。

圖書目錄

目錄
總 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學
譯者序 | 追根尋源解構自我
福柯著作名縮寫
關於本書的說明
導言
自我解釋學的起源:福柯1980年在達特茅斯學院的演講
主體性和真相(1980年11月17日)
基督教和坦白(1980年11月24日)
“真相和主體性”討論會(1980年10月23日)
米歇爾·福柯采訪錄(1980年11月3日)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change the game!原版編者做的注釋很好

评分

“拒絕、好奇和創新。”看完第一反應是self-censorship真可怕 = =

评分

特彆好啊,非常明確的點名的一些東西,比如自我的概念,錶現真相和訴訟自我的兩大自我技術,治理的理解等等,就是書的排版尾注看起來不是很方麵

评分

發現恰好迴答瞭我下午在講座上問的問題…不過可能因為該討論的都討論過瞭…沒覺得有多少新內容

评分

特彆好啊,非常明確的點名的一些東西,比如自我的概念,錶現真相和訴訟自我的兩大自我技術,治理的理解等等,就是書的排版尾注看起來不是很方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