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播理論

大眾傳播理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劉海龍
出品人:
頁數:458
译者:
出版時間:2008-2-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086293
叢書系列:21世紀新聞傳播學係列教材
圖書標籤:
  • 傳播學
  • 劉海龍
  • 傳播理論
  • 新聞傳播學
  • 傳播
  • 新聞傳播
  • 教材
  • 考研
  • 大眾傳播理論
  • 傳播學
  • 媒介研究
  • 新聞傳播
  • 社會影響
  • 信息傳播
  • 傳播效果
  • 媒體研究
  • 輿論形成
  • 受眾行為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1世紀傳播學係列教材•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內容,主要分四個闆塊。對於研究生層麵的閱讀者來說,要求全麵掌握,而對本科生,則可以有一些側重。第一部分從第一章到第三章,介紹瞭傳播的觀念、大眾傳播研究的曆史、大眾傳播理論的範式與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從第四章到第八章,除瞭第四章中的宣傳研究外,主要是客觀經驗主義的研究範式,介紹瞭大眾傳播的功能與效果。第三部分從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主要是介紹批判理論。第四部分是第十二章,主要是麥剋盧漢的媒介理論。

著者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9460/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傳播的六種話語
第一節 什麼是話語研究
第二節 傳播是傳遞
第三節 傳播是控製
第四節 傳播是遊戲
第五節 傳播是權力
第六節 傳播是撒播
第七節 傳播是共享和互動
總結
第二章 大眾傳播研究史:詮釋與建構
第一節 在爭論中被建構起來的傳播研究史
第二節 “傳播學”在中國的建構
第三節 修辭學和文學批評傳統
第四節 19世紀至20世紀初歐洲的大眾傳播研究
第五節 芝加哥學派與美國早期大眾傳播研究
第六節 李普曼和《民意》
第七節 大眾傳播研究
總結
第三章 理論和研究範式
第一節 理論與範式
第二節 大眾傳播理論的三種範式
第三節 理論研究的程序與工具
第四節 如何評估理論
總結
第四章 大眾傳播中的宣傳與說服
第一節 爭論中的宣傳概念
第二節 從“舊宣傳”到“新宣傳”
第三節 傳播與說服
總結
第五章 從功能到效果
第一節 早期的功能研究
第二節 社會結構與大眾傳播的功能:知溝假說
第三節 效果研究與傳播流
第四節 創新及信息的擴散
總結
第六章 大眾傳播的影響:社會心理取嚮
第一節 大眾傳播與認知基模
第二節 沉默的螺鏇
第三節 第三人效果
總結
第七章 大眾傳播的影響:信息環境取嚮
第八章 大眾傳播的影響:受眾使用與依賴取嚮
第九章 批判理論的興起和傳播政治經濟學派
第十章 文化研究:錶徵與霸權
第十一章 媒體生産與媒介場
第十二章 多倫多學派及媒介研究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2017.8.8 传播学概论性质的书很多。作为一个跨考研究生的人,我为了图方便也读了几本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 传播学概论的框架大同小异,大多从传播、信息、符号等基础概念出发,其后在5W(控制、渠道、内容、受众、效果,其中效果研究为重)、传播的几个层次(人内传播、人际传...  

評分

首先,感谢刘老师提供的优质课程 其次,持续更新说明,1.与我的学习进度同步;2.中国大学MOOC地址 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RUC-1449339163?tid=1449772445#/learn/announce 2020.1.9晚,第二次更新 正式笔记 第一讲:课程介绍 学习资料 第二讲:传播是什么 2.1语言学...  

評分

2017.8.8 传播学概论性质的书很多。作为一个跨考研究生的人,我为了图方便也读了几本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 传播学概论的框架大同小异,大多从传播、信息、符号等基础概念出发,其后在5W(控制、渠道、内容、受众、效果,其中效果研究为重)、传播的几个层次(人内传播、人际传...  

評分

听人大的学姐说刘海龙可以算是青年教师中的骨干,之前看过《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等他的翻译作品,很有收获。而这本《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则给我这个初涉传播理论的人以惊喜感。 可以说这是一本“可写的”书,阅读使人产生共识的同时并不限制读者的思考,这一过...  

評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题外话:学习理论的意义/摆脱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标准和真理的僵化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传播的概念:雷蒙德•威廉斯“普遍”,普及与传递《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信息传递,交通 郭庆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论,控制论和...  

用戶評價

评分

以前隻知道傳播學是以新聞學為基礎,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生物學的十字路口;讀瞭本書纔意識到它還是哲學和政治學的共同場域。看的過程中一直在被顛覆和重建三觀,感覺我前二十年都白活瞭

评分

媽蛋,不標注讀過簡直對不起大學時光

评分

工作需要開始入門傳播學。應該設為通識教育課程,不然很多社會議題沒有共同討論基礎,雞同鴨講,難以為繼。知識對等的討論纔有深入的可能。

评分

以前隻知道傳播學是以新聞學為基礎,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生物學的十字路口;讀瞭本書纔意識到它還是哲學和政治學的共同場域。看的過程中一直在被顛覆和重建三觀,感覺我前二十年都白活瞭

评分

“文化研究起源於英國的文學批評,文化研究創立者中的理查德·霍格特、雷濛德·威廉斯都是著名的文學批評傢,他們批評的對象從單純的經典文本轉嚮我們身邊的文化現象,於是文學研究與大眾傳播研究的界綫被打破。”——這就是我為什麼讀這本書的原因。另外,麥剋盧漢也是文學研究齣身…… 第一章“傳播”觀念分析,看似輕描淡寫,卻是舉重若輕,最後一章也非常好地說明瞭“媒介”的四個層麵。我有一個認識,清楚解釋好專業核心觀念並不容易,而且往往是最難的事情,觀念史(其實也就是一種名詞解釋)是任何專業的基本功。 另外,新一代的青年學者編寫教材時,好像都已經習慣加入反思性的話語,普遍比老教材的姿態輕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