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内容,主要分四个板块。对于研究生层面的阅读者来说,要求全面掌握,而对本科生,则可以有一些侧重。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章,介绍了传播的观念、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大众传播理论的范式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八章,除了第四章中的宣传研究外,主要是客观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介绍了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第三部分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主要是介绍批判理论。第四部分是第十二章,主要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9460/
2017.8.8 传播学概论性质的书很多。作为一个跨考研究生的人,我为了图方便也读了几本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 传播学概论的框架大同小异,大多从传播、信息、符号等基础概念出发,其后在5W(控制、渠道、内容、受众、效果,其中效果研究为重)、传播的几个层次(人内传播、人际传...
评分首先,感谢刘老师提供的优质课程 其次,持续更新说明,1.与我的学习进度同步;2.中国大学MOOC地址 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RUC-1449339163?tid=1449772445#/learn/announce 2020.1.9晚,第二次更新 正式笔记 第一讲:课程介绍 学习资料 第二讲:传播是什么 2.1语言学...
评分在读完《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后,我又翻回前面的第三章,把对理论和研究范式的介绍再看一遍,亲切感提升明显。在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很多传播理论,如果说这些传播理论是对现实问题的抽象,那么第三章则是对这些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抽象了。 这本书是我第一本认真读完的传播...
评分在读完《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后,我又翻回前面的第三章,把对理论和研究范式的介绍再看一遍,亲切感提升明显。在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很多传播理论,如果说这些传播理论是对现实问题的抽象,那么第三章则是对这些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抽象了。 这本书是我第一本认真读完的传播...
评分首先感谢亲爱的老公,对我不靠谱的决定大力支持,周末拖着咳嗽不停得病体跑到清华图书馆给我借了一堆书。 翻开刘老师这本耳闻已久的书,看到第一章我就傻眼了。读了七年的新闻传播,十一年在这个行当摸爬滚打,却从来没有从话语研究的思路考虑过传播学。 抄录如...
考研没考上,嗯
评分“文化研究起源于英国的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创立者中的理查德·霍格特、雷蒙德·威廉斯都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们批评的对象从单纯的经典文本转向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于是文学研究与大众传播研究的界线被打破。”——这就是我为什么读这本书的原因。另外,麦克卢汉也是文学研究出身…… 第一章“传播”观念分析,看似轻描淡写,却是举重若轻,最后一章也非常好地说明了“媒介”的四个层面。我有一个认识,清楚解释好专业核心观念并不容易,而且往往是最难的事情,观念史(其实也就是一种名词解释)是任何专业的基本功。 另外,新一代的青年学者编写教材时,好像都已经习惯加入反思性的话语,普遍比老教材的姿态轻盈。
评分以前只知道传播学是以新闻学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的十字路口;读了本书才意识到它还是哲学和政治学的共同场域。看的过程中一直在被颠覆和重建三观,感觉我前二十年都白活了
评分于我意义重大。然为何名气不足(在新闻专业之间流传不广)?不贴合主流的传播学叙事——过度关注功能主义;不适合备考速查;对隐含读者要求高——需要有过相关书籍阅读积累,如文化研究、话语-权力,当然最要紧的是社会学。在从培养专业的、标准的螺丝钉大学生向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生转型这一时期,这本书很难不被人忽视和遮蔽。
评分考研没考上,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