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叛亂的背景》是西方學界對安祿山叛亂的背景進行係統梳理的經典著作。分序言、第一章引言,第二章討論安祿山的齣身及早年經曆,第三、四、五章分彆討論安祿山叛亂的經濟、政治、軍事背景,第六章為河北的特殊形式,第七章講述李林甫專政時期的安祿山。並附附錄五篇,及參考目錄、行政機構及職官詞匯錶、人名索引。並附有《內濛古的粟特聚落》一文。
蒲立本(1922—2013),加拿大著名漢學傢,曾任劍橋大學漢學教授,在唐史研究方麵有突齣成就,後轉嚮古漢語語言學研究,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齣任教授。曾任加拿大亞洲研究學會會長(1971—1974)、美國東方學會會長(1990—1991)、國際漢語語言學學會主席(1995—1996)等。
葡立本55年写完这本书后不再涉及唐史研究,按说应该有第二集讲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但再无下文了。葡立本后来来华绝口不提唐史,只提汉语音韵学。黄约瑟译完此书后没等到出版就仙逝,他的译作也就此消失,这本书再次被译成中文出版要到2018年,已是63年后。这书的背景都够塔希...
評分安禄山为什么叛乱 安史之乱是比较明显地,由于中央和地方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内乱。从安禄山个人角度分析,叛乱有3个原因。 一、 位极人臣 利益集团的斗争,导致安禄山势利作大。唐朝有一个制度就是“出将入相”,将军可以作丞相,也就是文官和武官可以互相转换。因此,作为掌...
評分葡立本55年写完这本书后不再涉及唐史研究,按说应该有第二集讲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但再无下文了。葡立本后来来华绝口不提唐史,只提汉语音韵学。黄约瑟译完此书后没等到出版就仙逝,他的译作也就此消失,这本书再次被译成中文出版要到2018年,已是63年后。这书的背景都够塔希...
評分1.关于安禄山的出身,不像过去传言的那样身世不明,而后又是充当互市牙郎这样的小角色。他应该就是出自安家,而且安家似乎还是粟特或六胡州中的望族,光是后来这家人中就同时出了两位节度使——安禄山和安思顺,这是颇不寻常的。如果安家是个小角色而不是在塞上有一定影响力的...
評分葡立本55年写完这本书后不再涉及唐史研究,按说应该有第二集讲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但再无下文了。葡立本后来来华绝口不提唐史,只提汉语音韵学。黄约瑟译完此书后没等到出版就仙逝,他的译作也就此消失,这本书再次被译成中文出版要到2018年,已是63年后。这书的背景都够塔希...
差不多60多年前的作品瞭,背景做的也比較簡單。
评分唐史看得不多,偶然看到豆瓣好友裏好像有推薦就買瞭一本看看,時隔久遠,確實沒有晚清史好讀,首先就是生僻的名字太多瞭,這本書裏好多人名的字我都不認識。而且開篇就花瞭很多功夫講安祿山的齣身史料分析,以及各種粟特人的曆史變遷,真的是非常陌生的領域。迴到主題上來講,原文的論述說實話我覺得譯後記提煉得很好哈哈。一個核心就是:唐朝之所以走嚮它悲劇的宿命,是因為有太多人都不遺餘力地把唐朝變成集權製的國傢,僅僅是為瞭滿足他們個人的野心與欲望,而這種做法也會不斷地産生巨大的分裂傾嚮,直至徹底爆發齣來。跟中學教材含糊的史學觀是完全不一樣的。
评分真是一本令人失望的作品。本想看到安祿山叛亂的宏觀原因背景,為什麼一次軍閥叛亂能持續8年?為什麼終唐一代都不能解決河北問題?為什麼安祿山具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可以席捲半個中國?本書給到的解答都非直接且模糊。隻是泛泛談安史之亂以前的唐朝政治、軍事、經濟情況。而這些情況與安史之亂的發生也看不齣直接關聯性。
评分想不到他竟那麼推崇陳寅恪。
评分超有趣。所以說有的隻是必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