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與中國人

美國人與中國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許烺光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彭凱平
出版時間:1989
價格:5.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053498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社會學
  • 心理學
  • 文化
  • 許烺光
  • 美中比較
  • 社會
  • 美國
  • 美國人
  • 中國人
  • 文化差異
  • 社會習俗
  • 生活方式
  • 曆史背景
  • 價值觀
  • 跨文化溝通
  • 國際關係
  • 國民性格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的目的是對美國和中國兩個社會的人的共同性做深入考察。作者首先考察瞭藝術(特彆是繪畫,文學和男女之間的行為模式),接著將這些個人性格特質與社會文化環境聯係起來,討論美國人和中國人在特定境況中的行為方式如何與兩種民族文化模式相融閤。最後探討瞭兩個社會。

著者簡介

許烺光(Francis L.K.Hsu)簡介

心理人類學開創者之一,美國人類學會會長(一九七八~一九七八)。 一九○九年齣生於東北,一九三三年自上海滬江大學社會係畢業,一九四一年獲英國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北京協和醫院、任教於國立雲南大學(一九四一~一九四四)、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康乃爾大學(一九四五~一九四七)、西北大學(一九四七~一九七九)。退休後轉任舊金山大學多元文化教育中心,並參與舊金山州立大學及夏威夷大學研究工作。1999年12月15日在舊金山逝世,享年90 歲。 許氏一生遊曆甚廣,著述豐富,目前颱灣齣版《許烺光著作集》(10捲)。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在建立一个解释现实的理论时,我们采取的还原论模式的规则要求我们去把握更小的,更稳定、不易变化和消失的,更易测量和比较的单位。那么在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时,生物学和经济学的取向显然是前途光明的,而烂大街的“文化分析”、“国民性”常常陷入同义反复,先入为主和视野...  

評分

全书最为核心的思路就是美国人更个人依赖,而中国人则更相互依赖,因为这样的依赖方式不同,由此在文学、艺术、社交、政府、宗教等等各种方面产生了差异,作者旁征博引,对各个领域都能深入浅出分析其内在的联系,并能够充分对比两国差异,作为移民这点上确实是有优势。最初读...  

評分

今天的阅读评审团栏目,我们发布的是几位评审员对著名人类学家、文化心理学者许烺光的经典作品《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书评。 这本书的主题很“宏大”——关于中国、美国两国的国民性格。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作者的观点是,在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的孕育下,中美两国生成了迥异...  

評分

这本书字句不算难译,不过译者有十位之多,似未经好的统校、审读。鉴于出版时间较早(1989年),当时有些专用名词国人可能还不熟悉或缺乏好的译名,译得奇怪(如把Yippie译作“易比派”,索尔仁尼琴译作“苏尔森尼希恩”,傅满洲译成“胡满族”),但有些译误似乎说不过去: ...  

用戶評價

评分

人際關係的分析很有啓發性,但主要考察49年之前的中國,目前看來有點過時,有些地方誇大瞭心理的作用。 另,翻譯似乎有點小問題。

评分

論宗教這一章非常精彩,堪與楊慶堃的《中國社會中的宗教》相比,值得一讀再讀。

评分

人際關係的分析很有啓發性,但主要考察49年之前的中國,目前看來有點過時,有些地方誇大瞭心理的作用。 另,翻譯似乎有點小問題。

评分

: C915

评分

論宗教這一章非常精彩,堪與楊慶堃的《中國社會中的宗教》相比,值得一讀再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