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是什么?它不是你的职业,不是你居住的地方,不是你的餐桌举止,不是你有多少钱或者你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你很难说清楚。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作者通过敏锐的观察、独特的视角、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机智幽默的文笔,把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和三六九等人的品味做了细致入微的对比。 一本精确而刺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
文/宝木笑 规律往往自带一种冰冷的体质,事实常常不屑于摘掉悲观的面纱。就仿佛无论我们如何强行攻占道德高地,无论我们用怎样的“圣母心”让“毒舌”噤声,都不能改变这样的规律和事实: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实现乌托邦式的线性发展,人们永远不可能站在同样高度的平台,获得历史...
评分身份焦虑也是繁荣的动力 辉格 2013年12月28日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4889.html 我从未料到会有这样一本书,它谈论的是美国社会,其中观点却更适用于当前中国社会,但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出版于1983年的《格调》(Class: 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
评分看完《格调》,萌生奇怪的想法,觉得非工作时间依赖于电脑的人属于贫民阶层(原谅我,无意冒犯)。对于中产阶级或者上层阶级来说:上网看新闻不如买报纸;浏览八卦不如买杂志;看电影不如去电影院;网聊不如开派对;打游戏不如郊游;浏览微博不如晒太阳;网购不如去商场;写博...
评分这书原来叫阶级,而作者是从格调来分析阶级的。阶级在中国自然是个不受欢迎的词,然而格调却成了当代人们趋之若鹜的词,本质就在于阶级的易遮蔽性。 既然实质上分析的是阶级这样一个社会概念,那格调本身也必然是社会化的产物。所谓格调,便是对一系列事物的价值判断,包括但不...
评分1 老家在一座东北小城。 18线那种。 这座城市除了几家破败的国企、愤怒的工人以及连绵的上访事件外,并没有什么特色标签。 对,还有矿。 我们说“矿”,不用说是什么金木水火土矿,不以具体矿藏种类为区分,咬文嚼字,显得做作。 在曾经那个狼奔豕突的年代,不管是煤矿钼矿,挖...
一天一本社会学。算是韦伯的活学活用,竟然能写这么多还真是啰嗦。不过和爱泼斯坦《势利》比起来倒是有了那么点社会学家应有的不卑不亢和冷静。
评分当年的小资必读书。只适用于美国,中国人不必照搬。
评分你不喜欢这本snob图鉴并错以为它是行为指南。因为他说的既是事实、又讥刺到了你头上。
评分太他妈逗了,对于1998年的中国人来说有点太前卫了,这几年看正好。
评分你不喜欢这本snob图鉴并错以为它是行为指南。因为他说的既是事实、又讥刺到了你头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