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是什么?它不是你的职业,不是你居住的地方,不是你的餐桌举止,不是你有多少钱或者你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你很难说清楚。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作者通过敏锐的观察、独特的视角、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机智幽默的文笔,把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和三六九等人的品味做了细致入微的对比。 一本精确而刺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
看完《格调》,萌生奇怪的想法,觉得非工作时间依赖于电脑的人属于贫民阶层(原谅我,无意冒犯)。对于中产阶级或者上层阶级来说:上网看新闻不如买报纸;浏览八卦不如买杂志;看电影不如去电影院;网聊不如开派对;打游戏不如郊游;浏览微博不如晒太阳;网购不如去商场;写博...
评分 评分罗兰巴特谈过他的理想生活:“有点钱,不要太多;有点权力,也不要太多;但要有闲暇。读书,和朋友们交往,喝酒,听音乐,旅行等等。” 难不难,作为一个认真做事,持续学习且不算太笨的人,维持这样的生活不算难的。 难的部分在于,避开消费主义、阶级困境和自己加诸在自己身...
评分这书原来叫阶级,而作者是从格调来分析阶级的。阶级在中国自然是个不受欢迎的词,然而格调却成了当代人们趋之若鹜的词,本质就在于阶级的易遮蔽性。 既然实质上分析的是阶级这样一个社会概念,那格调本身也必然是社会化的产物。所谓格调,便是对一系列事物的价值判断,包括但不...
评分我想,这本书如果换成《上层阶级变身指南》或《屌丝速成高富帅》之类的标题,会比现在热销十倍。 福塞尔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区分等级的绝非只有财富一项标准,与金钱同样重要的因素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原因很明了,因为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你的财富...
这本书不错,评价的很客观,但我估计在国内会被喷成装逼读物,这与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成长环境有关,所以在国内部分地区不实用。阶级一直存在,英国有个作家写了本书叫阶级,意思差不多。只是人们不愿去承认罢了,抽空写个书评,由此书感慨颇多。
评分你不喜欢这本snob图鉴并错以为它是行为指南。因为他说的既是事实、又讥刺到了你头上。
评分这不是一本上层人行为指南,更多的是让往上爬的人少出点丑。比如:如果意识到自己是可悲的中产,与其哗众取宠,惶恐不安,不如微微一笑,洗洗睡吧
评分幸好我没有买纸质版
评分过于明晰透彻,导致尖酸刻薄的都很有理。为什么中上层以下的所有阶级都梦想成为且只成为中上层?因为中上层才是这个社会可见的丰碑,他们喋喋不休地夸耀着财富、学识以及思想,不仅指导着我们该如何活,甚至告诫着我们该如何死,他们是之下人民的导师、信仰乃至上帝。而上层阶级则过于忙碌和傲慢,不屑于置喙蝼蚁的人生,看不见的顶层则封闭而漠然,他们把运动和游戏作为终身职业,从不曾低头望望云端之下的洪水滔天。再说了,在生而不平等的现状下,中上层已经是之下阶层个人奋斗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不过,你要是真按照这条条框框去定义或者伪装自己的阶级,那可真是太傻了。虽然我也对中产阶级感到厌烦,但还是觉得保罗的批评太过于严苛,老实说,他们的缺点并不比其它阶层的缺点更令人难以忍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