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民國三大博士之一,曾經與鬍適並列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最年輕的兩個教授,在中國,他第一個把盧梭的《懺悔錄》譯成中文,第一個提齣邏輯學的概念,第一個提齣計劃生育,第一個在中國展開瞭愛情大討論,提齣瞭“愛是有條件的、愛是可比較的、愛是可遷移的、夫妻是朋友的一種”的“愛情四定則”,轟動京城,同時也因其驚世駭俗而開始瞭坎坷的一生。
本書是作者三部自傳體散文集《浮生漫談》、《十年情場》、《愛的漩渦》的閤集,講述瞭他個人的情史、性史和生活史,錶達瞭他“痛快地生活,情感地接觸,愉快地享用”的人生態度。這是一代學人最為駁雜的人生檔案,也是一位怪傑最為豐瞻的精神秘史。
張競生(1888-1970),原名張江流、張公室,廣東饒平人。20世紀20、30年代我國思想文化界的風雲人物,著名的哲學傢、美學傢、性學傢、文學傢和教育傢。昔年加入同盟會,被孫中山委任為南方議和團首席秘書,參與南北議和談判,促成清王朝的終結。民國第一批留洋(法國)博士,1921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40年代在粵東山區辦農校、開公路、育苗圃,開展轟轟烈烈的“鄉村建設運動”,時有“南張北梁”(北方是梁漱溟)之稱。率先提齣計劃生育,首介愛情大討論,徵集齣版《性史》,毀譽參半,生平著述與譯作甚豐。
从满清到民国到现在 人情冷暖 沧海桑田 人心在这个滚滚向前的社会里 可曾真的变化过? 超然时代的人物总是要被茫茫庸众用披着高尚外衣的愚昧生生活埋 虽然其观点不免为时代所限 但我们出于现今的社会 自以为懂得了更多科学 其实与他又有何不同呢 子孙后代看见了我们今天奉之为...
評分 評分沾同事小温的光,读了张竞生的《浮生漫谈》 在我看来,张竞生首先是一个美学家。他把生命中的一切:衣、食、住、行,还有性,都高度艺术化,哲学化。 李银河有过一篇文章《人的生活应当是艺术品》,文章中说:“福柯的人格魅力之一在我看来就是他极力倡导并一生不懈实践的...
評分最初偶然得知張競生的名字,是緣於當時左click右click的,知道台灣大辣出版社出了一本張競生的《性史 1926》,看過《性史》的序言,十分佩服張競生這種人,或許他是當時社會的先行者,然而這些超前的思想,不一定會為世所容,就如尼采,也如卡夫卡一樣。 在《浮生漫談 張競生...
評分从满清到民国到现在 人情冷暖 沧海桑田 人心在这个滚滚向前的社会里 可曾真的变化过? 超然时代的人物总是要被茫茫庸众用披着高尚外衣的愚昧生生活埋 虽然其观点不免为时代所限 但我们出于现今的社会 自以为懂得了更多科学 其实与他又有何不同呢 子孙后代看见了我们今天奉之为...
想起他的死。唉。
评分08,8,購於重慶書展
评分很有意思的人
评分痛快地生活 情感地接觸 愉快地享用
评分性學,好有的研究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