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利奧·科塔薩爾(1914-1984),阿根廷作傢,拉美“文學爆炸”的代錶人物之一,短篇小說大師。1951年移居法國,曾任聯閤國教科文組織譯員。1963年以長篇小說《跳房子》震驚文壇,同時著有多部短篇小說集、詩集、一部研究濟慈的專著,以及若乾文體上難以歸類的作品。他熱愛爵士樂,曾一度支持古巴革命。
《跳房子》是當代拉美文學的經典之作,被譽為“拉丁美洲的《尤利西斯》”、“二戰後關於情感和觀點的最為強勁的百科全書”。
小說敘述的是一位任性不羈的拉美知識分子——奧利維拉,為瞭追求人生的真諦來到西方文明的“天堂”——巴黎,卻發現自己與其格格不入,與周圍的人和整個社會無法溝通。失望之餘,他不得不捨棄愛情與友誼,迴到“人間”——布誼諾斯艾利斯。然而,在這時他同樣找不到自己形而上的追求。他執著地尋找理想中的精神天堂,但無論巴黎,還是阿根廷,苦苦的求索,隻是使他一次次跌入失望的絕境。
《跳房子》是一部充滿閱讀挑戰的巨著,它甚至包含著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一切寫作技法。它為讀者安排瞭兩種以上的讀法:傳統的、現代的、以及科塔薩爾嚮讀者發齣的“閤謀者”閱讀方法,即讀者自己挖掘齣的第三種、第四種乃至無窮的講法。作者為此把不要問題隻等答案、喜歡不勞心智地被動閱讀的享樂主義讀者叫做“雌性讀者”(後來作者曾為此嚮全世界的女性公開道歉)。
目前还只有两个。 1、在第二部导读顺序里为什么没有55?第55章末尾也没有标明接下来的阅读章节。 2、34当中,隔行阅读才能连贯起来,因此实际上形成了两部分内容。原文如此,还是排印错误?这两部分内容中的任何一部分,是否在其他章节中有重复或呼应?
評分早就听说过《跳房子》的威名,在保定读书的时候就专门在图书馆留心找过,还真找到了。虽然图书馆不算大,但居然有将近一半的当年云南人民文学的“拉美文学丛书”,其中就包括这本《跳房子》(老版)。拿回去读了一下,刚开始完全不知所云,后来慢慢就进入了跳房子的格子里,并...
評分 評分[科塔薩爾是波赫士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拉丁「爆炸文學」主將之一,他的小說《放大》被安東尼奧尼改編成《春光乍洩》,據說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故事敘述也受《跳房子》影響。] 單單是看這書的名字「跳房子」已經夠值得玩味了,我一直不知道甚麼是跳房子,只知道田原,在我的童...
評分如果——事实上如果是不存在的,但我还是只能说如果——从这里跳下去,“地”就会变成“天”,但是,那并不是你一直都在寻找的通往“梦想中的聚居地”的路。这是我唯一确定的。 我站在18层办公室好看的半圆形阳台上,也经常天旋地转地幻想,我将用体操世界冠军标准的后空翻动...
【2018.1.29~2.5】【第一種讀法】:1、第一種讀法,情節性很完整,時間綫和敘事綫都比較單一,幾乎沒有閱讀障礙,是現代派的寫實,而非,寫實的現代派。風格上比《中奬彩票》更飛揚一些(更現代派一些),但還是在地麵上(寫實現實主義),和他的幻想、奇幻、怪誕的短篇小說互為陰陽,長篇敦實穩重,短篇靈動機巧。作者長篇主用現代派技巧(《中奬彩票》船尾的象徵和隱喻色彩,《跳房子》的N種讀法),喜歡以人物之口闡發哲思、思辯(《彩票》佩西奧的獨白,《跳房子》奧利維拉、哥萊戈羅維烏斯及其他蛇社成員的對話)。其長篇不寡淡,有突起,讓人有所期待,又善於持續戲劇張力,止於不可不止,持續吸睛關注矛盾的最終爆發(《跳房子》:老太婆鋼琴傢貝爾特·特雷帕的23章,瑪伽兒子之死的28章,男主最後是否發瘋和跳樓的56章;
评分對於阿根廷知識分子的精神剖析,讀的時候我最強烈的願望就是1.懂得像奧利維拉那麼多2.找到瑪伽3.去巴黎
评分這種寫法或許是捕捉到瞭人的思維模式,但是寫齣來完全就是作者的自我滿足啊!完全不是和讀者的交流,所以思春期糾結的我可能還能做到波段契閤,現在這個時候看隻能感到男主就是個唧唧歪歪孤芳自賞的悶騷男!哎哎哎不是我的菜
评分一個疑惑:不喜歡科塔薩爾的人婚後會和自己的小朋友玩小貓釣魚嗎
评分沒必要這樣寫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