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布克国际文学奖入围作品 《吃鸟的女孩》作者最新力作
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的豆田,看似宁静却埋伏危机。阿曼达经历的是梦魇,还是真实?
我记得五岁时我就给我妈妈讲“睡前故事”,我还不会写字,就让妈妈记下关键情节,留出空白,到了白天我会把插图补上。
——萨曼塔•施维伯林
——————
年轻的母亲阿曼达带着女儿妮娜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的度假屋度假,母女俩结识了好客的邻居卡拉。卡拉比阿曼达年长许多,可她看起来却那么美丽优雅,也神秘莫测。
阿曼达躺在医院里,女儿已不在身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她的记忆可靠吗?
田野在我们眼前发生变化,却无人注意到;也许不仅仅是干旱或除草剂,也许还关涉我们与孩子之间系连的那根生命线。
《营救距离》在追问这样的问题:如果灾难降临,每个人都难以逃脱,我们如何知晓事后会追悔莫及?
——————
施维伯林的小说神秘、充满幻觉,这仅仅是一方面,同时,它把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放大……徘徊不去的形象,引人深思的境遇。
——《纽约时报书评》
萨曼塔•施维伯林的声音在当代西班牙语文学里独树一帜,我期待听到更多她的讲述。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萨曼塔•施维伯林(Samanta Schweblin),1978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01年,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骚动的心》获得了阿根廷国家艺术基金会奖和哈罗德•孔蒂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2008年,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吃鸟的女孩》获得美洲之家奖,并被翻译成十三种语言。曾在多地短期生活、写作,如墨西哥、意大利、中国和德国。2011年,萨曼塔•施维伯林入选《格兰塔》杂志“最佳西班牙语青年作家”榜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感觉能改编成电影,没太看懂?是说一半的妮娜到了大卫身体里吗,那替换出来的是哪一半的大卫呢,大卫和“我”的对话场景是怎么回事,我为啥会忘掉自己讲过很多次的话,湿掉的身体是咋回事,坟包又是啥?(最近有点傻乎乎的)
评分魔幻成分比短篇作品更重。情节的时间脉络如织网,回忆和氛围交叉构成故事的原本样貌。总体有一种对死亡突然降临的无力感——“这不重要”。“营救距离”内父亲角色缺失。对通灵与濒死体验的描写非常感兴趣。
评分语言还是那么棒,读起来很顺畅,却不是很懂……
评分这是恐怖小说??看完后一脸懵逼。确实文笔高超环环相扣引着人一直往下阅读,但其实并无实在内容,纯粹为了故弄玄虚而故弄玄虚。结尾挺画面感的。三星半吧。
评分絮絮叨叨的濒死的状态,可有可无的叙事,“这不重要”。原来死前是真的有闪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