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ouble Screen

The Double Scree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巫鴻(Wu Hung)早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獲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碩士。1987年獲哈佛大學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後在該校美術史係任教,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

其著作《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獲1989年全美亞洲學年會最佳著作奬(李文森奬);《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獲評1996年傑齣學術齣版物,被列為20世紀90年代最有意義的藝術學著作之一;《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介與錶現》獲全美最佳美術史著作提名。參與編寫《中國繪畫三韆年》(1997)、《劍橋中國先秦史》(1999)等。多次迴國客座講學,發起“漢唐之間”中國古代美術史、考古學研究係列國際討論會,並主編三冊論文集。

近年緻力於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研究與國際交流。策劃展覽《瞬間:90年代末的中國實驗藝術》(1998)、《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2000)、《重新解讀:中國實驗展覽藝術十年(1990-2000)——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2004)和《“美”的協商》(2005)等,並編撰有關專著。所培養的學生現在美國各知名學府執中國美術史教席。

出版者: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作者:Wu Hung
出品人:
頁數:296
译者:
出版時間:1997-2-15
價格:USD 27.00
裝幀:Paperback
isbn號碼:97802263607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巫鴻 
  • 藝術 
  • 藝術理論 
  • 圖像 
  • 中國 
  • 曆史 
  • 文化研究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Product Description

In the first explor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as both material products

and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s, The Double Screen shows how the

collaboration and tension between material form and image gives life to

a painting. A Chinese painting is often reduced to the image it bears;

its material form is dismissed; its intimate connection with social

activities and cultural conventions neglected.

A screen occupies a space and divides it, supplies an ideal surface for

painting, and has been a favorite pictorial image in Chinese art since

antiquity. Wu Hung undert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creen,

which can be an object, an art medium, a pictorial motif, or all three

at once. With its diverse roles, the screen has provided Chinese

painters with endless opportunities to reinvent their art.

The Double Screen provides a powerful non-Western perspective on

issues from portraiture and pictorial narrative to voyeurism,

masquerade, and political rhetoric. It will be invaluable to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of art and Asian studies.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一屏风为媒介把中国从古至今的绘画情趣一一道来。 同时通过对画中人物的分析来指引我们如何观画。让人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对韩熙载夜宴图做了着重分析,看来才发现为什么此画在绘画史上有那么重要的地位。 整书来说适合喜欢绘画或者对绘画有一定了解的...  

評分

书还是给人很多启发,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核对插图出处时吓了一跳,我在笔记里写了,绪论里太和殿屏风被写作乾清宫的,汉墓壁画的出处也不对,线描图是原来考古报告中的吧,费唯美描了一遍就成她的了?!美术史家是不是也得注意点儿啊,如果所有的细节都有出入,那最后的结论会不...  

評分

在中国画中,我们常常看到屏风的出现,但是谁也没有观察到屏风这一“物”的重要性,它是怎样参与了中国美术的创作,以及在美术史中产生的变体,背后的意义?而巫鸿从屏出发,考察了屏风图像在绘画语境中的功能和意义:屏风作为一种建筑(实物)、一种绘画媒材(中国最古老的绘...  

評分

在读巫鸿的《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之前,我好像已经完全忽略了我们身处的现实中“屏风”还有何种价值?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对应的是窗帘、软隔断诸如此类的概念吗?这本书的主标题直指了这个物件,而“副标题”则让人对作者的发力有所担忧,“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  

評分

巫塔按:今天看到万老师一篇读《重屏》的文章,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万君超,1962年3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宜兴。现为政府经济部门公务员。业余从事书画鉴赏和古代书画史研究。国内多家书画杂志和收藏杂志特约撰稿人,上海2008年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特约学术撰稿人和大...  

用戶評價

评分

周文舉,倪瓚,閔齊汲。本書集各種畫中畫

评分

初度距離再讀相隔四年。依舊是禁得起時間追問的著作。 相較於傳統鑒定學而言,並不鋪陳文獻,考辨名物,隻從一個要素入手,貫穿曆代繪畫,寫成瞭關於屏風的繪畫簡史,也迴應瞭關於繪畫的媒材與物質性的問題。 其中也頗具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見地,再聯係《武梁祠》來看,依舊是延續瞭原境研究的思路,將其從地下擴展至地上。 這一點,是巫鴻先生的視野與方法貢獻。

评分

中文版比英文的貌似彩圖要多。比較而言,中文翻譯不錯,應該在關鍵術語漢譯後注原文。

评分

An absolutely spectacular work! Overwhelming.

评分

wu hung的英語寫的真棒!讀著好舒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