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写于1980年代的美学随笔中,保罗·维利里奥重点研究了感知逻辑的本质和生成。他引入”失神癖”这一核心术语,描述生活在速度社会中人的主观感受。生活在高速景观化的社会,为了不掉入”记忆补蝇器”--黏成一团、毫无间隙和失神的资讯--的陷阱,”消失”是维利里奥为我们重建心理平衡开出的良法。
本书作者保罗•维利里奥作为艺术批评家、城市规划者、和平策略家,可以说是当代最激进坦率的“后现代解密者”。维利里奥的哲学核心是科技、速度、城市、虚拟、事件、意外、失序等概念群。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并非我期待的内容
评分这个翻译真的是…1、2章还能破译这个被翻译语言再编码的天书,3、4章就真的是“加速”把我的意识甩脱了…就好像硬撞窄门怎么挤都挤不进去。导读写的很好,已经不是导读,可以看做一篇完整而且独立的随笔了。因为导读的中文竟然和正文的翻译在概念上用了不同的译法,而且显然导读更通顺,结果显得更有逻辑性和启发性。
评分加速之前是此在在此时此地作glance式的gaze(即presence),加速之后是远方的虚无生产出作gaze式的glance(即所谓的分心absence)的接收对象,对象复以gaze式的glance呼唤加速(shock?),但生于absence的abesnce主体所追求的不过还是虚无(absence=fake aura)。就是说在gramophone的使用中,还有复制品与原声的区别,但到使用tele-gramophone时,原声已被消抹,替补以空无的复制品,传召出现代主体。右翼的审美王国与左翼的发展现代性理想从话语构造上是相似的。
评分翻译…
评分“速度不只是让我们更舒适快捷地移动,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观看与构思世界的方式。”认真读下导读就够了/捂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