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上海 村松梢风 日本文学 日本 随笔 城市 日本文學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发表于2025-02-12
魔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一部编译作品,从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所著的多部作品中选择与上海有关的文章汇编而成,主要为作者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游历见闻。在本书中,村松梢风深入感受了上海的繁华街区、娱乐场所,参观了中国的新式教育机构,与中国进步文人进行了密切来往,游览了杭州、苏州等地的园林风景,其惊讶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包罗万象的特质,使用了直观、生动的文字来描绘自己在上海的见闻,第一次使用了“魔都”这一意象指称上海,体现了旧上海复杂多样的历史面貌。全书分为四辑,配有插图多幅。
村松梢风(1889—1961),日本作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多次到中国游历,撰写了近十部有关中国的著作,与中国渊源颇深。代表作有被著名导演沟口健二翻拍成电影的小说《残菊物语》等。《魔都》是其在中国的第一部旅行记,也由此创造了上海的“魔都”意象,如今这一词语几乎已成为上海的代名词。
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专著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1992年)《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2004年)《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2009年)《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2013年)《和食的飨宴》(2015年)《观知日本》(2016年)《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2017年)等8种,译著有《白河夜船》《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等15种,编著有《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1种。曾在神户大学、京都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
作为文学写作者的村松梢风不是社会学家或者历史学家,他笔下的上海当然不会是一个包全的上海,而只能是一个上层日本人眼中的主观侧面,因此不必要对其写作有过多苛求。直到倪伟老师的课,才发现“魔都”的命名原来自于一位外国人,但这个命名实在是太精妙了:尽管村松的写作非常片面,但他笔下的上海和今日的上海在内核上实在是一脉相承的——熔炉城市、“泛滥化”的自由、激进而强烈的个体意识——上海作为一座城市的确存在着其所谓的“上海精神”,这里面当然有不堪的成分,但也是上海之所以成其为上海的缘由。
评分光怪陆离眼花缭乱小心仙人跳。
评分序言里说村松梢风在20世纪的日本文坛中二流都排不上,但这本以上海为中心的游记个人读来却感觉上佳,还要超过浙江文艺的那几本中国游记,一来作者人文学养虽稍逊,但好处是视角不局限于阳春白雪,而是聚焦于上海日常的市井生活,直观而生动,有着大量当日上海的生活素描文字,有着社会生活史上的价值;二来作者喜好寻花问柳,虽不高雅,但也由此大量接触娼妓从而得以窥视社会底层的艰辛与不易,让读者很容易认识到老上海光鲜靓丽背后的巨大阴影,了解到当时上海的繁华是一种畸形而变态的繁荣,绝非今日一般布尔乔亚之徒一厢情愿的浪漫想象。村松梢风是“魔都”一词的发明者,在近百年后的今日已成为上海的代称,在当时和今日都是一个能概括上海种种复杂因子的准确词汇,一般读者可以通过其多种上海游记来认识光怪陆离明暗交汇的老上海。
评分感觉更像是游记,部分文字带有强烈的偏见,但是总体看下来客观居多。着重写了20年代民国上海和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阴暗两面皆有,可一窥这座远东大都市的彼时景象。「上海是一个没有昼夜区分的地方。无论夜有多深,都可看到人们在不断地走动,汽车在行驶,黄包车在奔驰。」
评分光怪陆离眼花缭乱小心仙人跳。
其实是一个作品选集,《魔都》一共分了四辑:辑一选自《魔都》;辑二选自《支那漫谈》;辑三选自《新支那访问记》;辑四依然是选自《支那漫谈》,每一辑中收录村松梢风不同著作中的几篇文字。概括来说这本书讲的都是1920年代的上海,也许是因为中间隔着遥远的时代,所以阅读过...
评分本文原刊于《中华读书报》2018年5月16日第16版。转载请注明。 作为中国近代以来发展形成的国际大都市,近代上海拥有许多耀眼的名片:“东方巴黎”“冒险家的乐园”“现代中国的钥匙”……其中唯有“魔都”避免了被埋没的命运,在今天成为上海的代名词。这一词汇究竟从何而来,...
评分其实是一个作品选集,《魔都》一共分了四辑:辑一选自《魔都》;辑二选自《支那漫谈》;辑三选自《新支那访问记》;辑四依然是选自《支那漫谈》,每一辑中收录村松梢风不同著作中的几篇文字。概括来说这本书讲的都是1920年代的上海,也许是因为中间隔着遥远的时代,所以阅读过...
评分本文原刊于《中华读书报》2018年5月16日第16版。转载请注明。 作为中国近代以来发展形成的国际大都市,近代上海拥有许多耀眼的名片:“东方巴黎”“冒险家的乐园”“现代中国的钥匙”……其中唯有“魔都”避免了被埋没的命运,在今天成为上海的代名词。这一词汇究竟从何而来,...
魔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