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有“温泉通信”、“伊豆姑娘”、“初秋山间的幻想”、“土地和人的印象”、“临终的眼”、“话说信浓”、“我在美丽的日本”等散文。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有印象主义色彩,意境新颖,同时由于受佛教影响较深,作品常带有消极悲观情调。代表作有《雪国》、《古都》、《睡美人》、《伊豆的舞女》等。川端康成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项殊荣的东方作家。
读完整本散文集,心中又莫名其妙增添几层悲哀。川端康成的悲哀在于他生世的悲凉,其文言称日本古典传统,是在其旅欧的几篇散文中。面对几分陌生的大陆,川端康成像意识到自己孤苦身世一样敏感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其文便在西方文化中谈起了日本古典传统的“物哀”。 川端...
评分这本小册子收集了川端康成的一些日记和随笔,其中包括一些游记,作者的一些外出经历,和其它文人电影演员的交往,还有关于文学和生活中的发现美的探讨。 作者在希尔顿酒店早上醒来,在晨光照射下的酒杯发现的美,这段描述几乎可以作为一个以酒杯之美的经典范文了,从这里也能看...
评分散文《花未眠》是川端凌晨四点醒来后写就的。当时,他发现海棠花在夜晚还盛放着,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美的哲学思考。川端从时常生活的琐事中得到了美的感悟。散文完美地展现了川端对于美的敏锐的感受能力。 司泽忧河在《静夜里错过的美》中评论说,读川端的《花未眠》,“只觉...
评分本文只論書中<臨終之眼>一文. “我讨厌自杀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为死而死这点上。” ---<临终之眼>,1933年 1933年12月,距离川端康成吞煤气自杀尚有39年零四个月的时候.大概是友人古贺春江的死,让川端写下了<临终的眼>。 古贺是日本西洋画家,虽说是病死,但是却是个经常在...
评分如果要我推荐亚洲散文中的经典,我以为川端的这一本《美的存在与发现》是最有资格的。 它的干净,唯美、谦逊与感恩,在亚洲的文字中独树一格。 当然,日本的散文中,能写的高手还有许多。像川崎润一郎、荷风等人,读后再返过头来读国内一些眼高手低的写家,距离就出来了。 散文...
那去除了板结在事物身上的成见与污垢的观察力.
评分文字极尽奢华,表现出极强的驾驭能力,但早已失去早年写《伊豆的舞女》时那一份清新自然。。。
评分花未眠
评分川端康成的书只爱这本 其实也只是为了一句话 凌晨三点 海棠花未眠 突然不觉得矫情了
评分凌晨四点钟,看见海棠花未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