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以经济史研究照亮现实发展道路,摆脱了历史学研究明清对外贸易政策“开关-闭关”模式的窠臼,也突破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比较优势理论的束缚,提出仗剑经商才是西方国家占据国际贸易优势地位并*终摆脱生态陷阱,进而成为世界强国的秘密武器;不保护本国商人才是明清逐渐丧失全球市场主导力量,并*终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对当前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骆昭东,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由于地缘的不同,西方以武力扩张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同中国以儒家思想“怀柔远人”的朝贡体系,本质上是对立的。
评分明清时期中西方贸易 中闭关锁国 西方开放 -西方贸易 仗剑经商 ♛冒险初衷细看其实是利益驱动 香料亚洲被阿拉伯垄断 ♛是国家政府推动 英国女王 私掠船政策 西班牙去打了五次但是打不过 ♛本质是武力保障 商业+掠夺性殖民 帮助西欧跨过了马尔萨斯陷阱♛这里更深刻的理解了经济与历史跨期特点的结合 集中进行技术改进 到了工业革命 -中国 朝贡贸易 藩属国向宗主国 不是老大是秩序的中心 追求国际秩序稳定 朝贡其实经济上亏 优势在于势力辐射维持和平 ♛追求政治秩序而不是经济价值 历史而没有解决马尔萨斯陷阱 -各自的本质和优劣 中国为何节节败退 ♛中最大问题政府对民间商人的不支持 朝贡贸易圈被蚕食 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贸易衰落 大分流 理解近代史的新视角
评分200308在得到听这本书。西方人通过“仗剑经商”化解了马尔萨斯陷阱,而中国人的“朝贡贸易”则在东西方的碰撞过程中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最终形成了“大分流”。关于大分流这个概念,延伸阅读《大分流》。
评分颠覆我们对于天朝“闭关锁国”和近代西方所谓“自由贸易”的认知,天朝的“朝贡”贸易,文明而自大,自有有其政治意义;西方的“仗剑经商”,野蛮而血腥,只追求经济利益。结局反而是,文明走向了野蛮,野蛮走向了文明。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西欧在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对外扩张,所有的商业扩张与垄断都有军事支持。而所有贸易兴衰的背后,都伴随着军事层面的对抗。而同一时期明清时期的中国并不完全是“闭关锁国”的状态,它有自己的一套贸易理念和体系即“朝贡贸易”。其初衷不是经济利益,是政治秩序。从政治的层面上看,中国的“朝贡贸易”模式比西欧的“仗剑经商”有优势。但其必然导致商业竞争力很弱。中国政府只承认“朝贡贸易”的合法性,对民间贸易既不认可也不保护。这产生了两个严重后果:第一,中国民间商人在和西欧的商人接触之后,就始终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第二,东西方贸易理念和模式的不同,不仅影响了全球的贸易格局,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贸易衰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