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贸易与仗剑经商

朝贡贸易与仗剑经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骆昭东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100687
丛书系列: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明清史
  • 历史
  • 经济
  • 中国研究
  • 中国历史
  • 明史
  • 清史
  • 朝贡贸易
  • 仗剑经商
  • 历史贸易
  • 古代外交
  • 商业冒险
  • 中西交流
  • 文化互动
  • 贸易制度
  • 江湖商道
  • 边疆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以经济史研究照亮现实发展道路,摆脱了历史学研究明清对外贸易政策“开关-闭关”模式的窠臼,也突破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比较优势理论的束缚,提出仗剑经商才是西方国家占据国际贸易优势地位并*终摆脱生态陷阱,进而成为世界强国的秘密武器;不保护本国商人才是明清逐渐丧失全球市场主导力量,并*终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对当前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骆昭东,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大航海时代欧洲国家海洋贸易扩张和明代朝贡贸易体系建立的比较
第一节 欧洲国家的海上贸易扩张
第二节 明政府构筑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贸易圈
第三节 中西贸易政策比较
第二章 中西初遇:明末清初西方商人的到来与明清政府的应对
第一节 明代后期西方商人的到来与明政府的应对
第二节 西方商人叩关与清初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三章 中西贸易新阶段:清朝开海后贸易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中西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
第二节 清朝贸易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十三行制度
第四章 从国际贸易竞争的角度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
第一节 明中期之前:受压制的中国民间贸易
第二节 中西初遇:海外市场、民间贸易与中西商人关系
第三节 中西贸易新阶段:贸易发展与商业主导权丧失
第四节 中国商人遭到西方商人的竞争与打压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贸易秩序的提法有意思。它的不同在于国家权威权力构成的不同,在于秩序原理的不同,在于理解模式认知框架的不同。将开关印象化,将近代标准化,就是削足适履,妄自菲薄。套用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也可以谈谈从民族国家拯救朝贡秩序,海禁,乃至是锁国。总体来说,除了语言比较拖沓,比那本88的好多了

评分

明朝闭关锁国?我信你个鬼咧

评分

颠覆我们对于天朝“闭关锁国”和近代西方所谓“自由贸易”的认知,天朝的“朝贡”贸易,文明而自大,自有有其政治意义;西方的“仗剑经商”,野蛮而血腥,只追求经济利益。结局反而是,文明走向了野蛮,野蛮走向了文明。

评分

200308在得到听这本书。西方人通过“仗剑经商”化解了马尔萨斯陷阱,而中国人的“朝贡贸易”则在东西方的碰撞过程中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最终形成了“大分流”。关于大分流这个概念,延伸阅读《大分流》。

评分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西欧在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对外扩张,所有的商业扩张与垄断都有军事支持。而所有贸易兴衰的背后,都伴随着军事层面的对抗。而同一时期明清时期的中国并不完全是“闭关锁国”的状态,它有自己的一套贸易理念和体系即“朝贡贸易”。其初衷不是经济利益,是政治秩序。从政治的层面上看,中国的“朝贡贸易”模式比西欧的“仗剑经商”有优势。但其必然导致商业竞争力很弱。中国政府只承认“朝贡贸易”的合法性,对民间贸易既不认可也不保护。这产生了两个严重后果:第一,中国民间商人在和西欧的商人接触之后,就始终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第二,东西方贸易理念和模式的不同,不仅影响了全球的贸易格局,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贸易衰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