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绪言
凡例
第一部 历代《诗经》学总览
第一章 蝗虫爲何不嫉妒
——《诗经》解释学史速写
一、前言
二、《螽斯》之诗
三、汉唐《诗经》学的解释
四、宋代《诗经》学的解释
五、清朝考据学的解释
六、历代《诗经》学的学术关系
七、结语
第二章 后妃是否爲丈夫求贤
一、前言
二、《小序》对於《卷耳》的解释
三、从道德角度出发的批评
四、从文学方面出发的视角
五、汉唐《诗经》学对宋代《诗经》学的影响
六、汉唐《诗经》学是一体的吗
第二部 北宋《诗经》学的创始与发展
第三章 《毛诗正义》:欧阳修《诗本义》的摇篮
一、前言
二、《诗本义》对《毛诗正义》的引用
三、对於《正义》之方法的批判
四、《正义》对於欧阳修《诗经》研究的意义
五、欧阳修批判《毛诗正义》的理由
六、欧阳修《诗经》研究的立足点
七、补充説明
八、结语
附表:《诗本义》引用《毛诗正义》説一覧
第四章 从《诗本义》看欧阳修的比喻説
——与《传》《笺》《正义》相比较
一、问题之所在
二、对於“赋比兴”框架的认识
三、对於比喻之意义的认识
四、重视比喻解释与全诗的整合性
五、比兴取事物的一方面
六、对作诗过程的推想揣摩
七、欧阳修比喻説的定位
第五章 对诗歌结构的理解与“诗人的视角”
——王安石《诗经新义》的阐释理念与方法
一、前言
二、重视章 与章 之间关系的解释
三、重视诗句之间关系的解释
四、比喻问题与结构性理解的关系
五、思古诗的结构
六、关於诗篇的作者
七、王安石之解释理念及方法的历史地位
八、今後的课题
附表:《诗经新义》中使用“层递法”解释的部分
第六章 苏辙《诗集传》与欧阳修《诗本义》的关系
——平稳背後的实情(一)
一、前言
二、视角的一元化
三、道德説教的解读
四、关於“孔子删诗説”
五、对欧阳修方法论及理念的应用和发展
六、对欧阳修学説的继承与修正
七、结语
第七章 苏辙《诗集传》与王安石《诗经新义》的关系
——平稳背後的实情(二)
一、前言
二、关於字句的训诂
三、关於诗篇的结构
四、王安石方法的应用——以“层递法”进行解释
五、补充説明
六、《苏传》的解释策略——北宋《诗经》解释学的方法论目标
七、结语
第八章 苏辙对《小序》的看法
——平稳背後的实情(三)
一、前言
二、苏辙对《小序》首句与第二句往下部分观点一致的例子
三、第二句往下部分的删除能与新解释相协调的例子
四、对《诗序》第二句往下的部分加以补充、修正并用於新的解释中
五、苏辙的《诗序》説
六、关於《诗经》学传授的观点
七、与同时代《诗经》学的关系
八、结语
第九章 苏辙对汉唐《诗经》学的看法
——平稳背後的实情(四)
一、前言
二、对待《毛传》的方法
三、对待《正义》的方法
四、结语
第十章 穿凿閲读法
——程颐《诗经》解释的目标及其在宋代《诗经》学史中的位置
一、前言
二、程颐《诗经》解释的目标——以《皇矣》爲例
三、独特的字义训释
四、对於诗篇结构方面的关注
五、与同时代《诗经》学者的关系
六、高度抽象性的解释
七、结语
第三部 解释的修辞法
第十一章 事实果真如此吗
——《诗经》解释学史上的历史主义解释之诸相
一、前言
二、《丘中有麻》之诗
三、《正义》对《传》《笺》的合理化解释
四、欧阳修的批评——解释的抽象化
五、以佚失的书籍爲依据
六、历史主义与据所见作诗的关系
七、朱熹的解释及其批评——淫奔诗的解释
八、现代的解释
九、结语
第十二章 作爲泛论
——摆脱历史主义解释的方法论概念
一、问题之所在
二、《抑》之诗
三、《诗本义》中其他的“泛言”“泛论”用例
四、《正义》中的“泛言”“泛论”
五、对後世《诗经》学的影响
六、结语
第十三章 如何将诗看作虚构之物
——《毛诗正义》中的假设观念及其在宋代的发展
一、前言
二、《毛诗正义》的“假设”“设言”
三、《传》《笺》《正义》中假设观念的意义
四、欧阳修的“假设”
五、朱熹《诗集传》中的“设言”
六、南宋时期其他学者的“假设”“设言”
七、结语
第十四章 以诗爲道德之鉴者
——“陈古刺今説”与“淫诗説”所体现的《诗经》学观念变化与发展
一、问题的设定
二、北宋诸家及朱熹对思古説的态度
三、欧阳修之“准淫诗説”的特点
四、关於诗歌道德性之由来的看法
五、欧阳修关於“诗人
· · · · · · (
收起)
评分
☆☆☆☆☆
高水平之作。作者自述其研究方法,一是切入点要小,二是比较考察,在书中可以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评分
☆☆☆☆☆
不问优劣一律打5分系列 以一斑而窥全豹,其可乎?1星。以母语非汉语,可饶一星,2星可也。
评分
☆☆☆☆☆
我们初学诗经一般是靠几种常见的经学史论著搭建起一个知识框架的堡垒,随后在阅读诗经文本和历代诗学著作的过程中,这个堡垒的某些局部可能会被爆破掉。种村这部书是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是诸多“爆破点”,而不是观念先行。国内关注宋代诗经较多的可以黄忠慎老师为代表,但黄老师也是以文献内容介绍和排比资料为主,日本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到这个深度,确实是超出预期。
评分
☆☆☆☆☆
优点是下了硬功夫,只是把毛郑以降诸注疏摊在桌上对照,看他们解释究竟有何差异,互相之间又有何关联;不像国内的有的学者是结论先行,先把人家的写作动机浅薄化,然后编几句大而无当的口号,便以为某人思想的要旨,尽在掌握,最后再去材料里爬梳,为自己找证据。然而,缺点又正在此,作者对于诸注,只是从解释本身找问题,却甚至连某人其他论诗的文章都没读过,更遑论与他们整体思想的关系 在作者看来他自己最大的贡献大概在发现了其实早在正义之中就已经埋下了后来宋代诗经学的种子吧
评分
☆☆☆☆☆
余無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