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一書圍繞“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在早期提齣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開。鮑爾比認為,安全基地是個體發揮最佳功能和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稱職的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讓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麵的世界。他知道,那裏永遠對他敞開 。當感到痛苦時,他可以在那裏得到平靜;當受到驚嚇時,他可以在那裏得到安撫。當父母由於種種原因,特彆是因為受睏於自己的童年經曆而無法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很容易形成焦慮型的依戀模式,人格發展偏離常態,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睏擾。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就是要教會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此外,鮑爾比還對發生在傢庭中的暴力進行瞭心理學層麵的解讀。
◎編輯推薦:
“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臨終遺作,首次正版引進中國市場!
“中德班”項目負責人施琪嘉、北京大學知名學者易春麗聯閤作序推薦!
《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一書是“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對依戀理論最後的貢獻。從“起承轉閤”的角度來看,如果說“依戀三部麯”是依戀理論的“起”,《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是依戀理論的“承”,那麼考慮到依戀理論的相對一緻性,剔除一個“轉”字,《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則無疑占瞭最後一個“閤”字。這個“閤”將依戀理論的精髓概括進8個各有側重的章節裏,並且更新瞭依戀理論在“依戀三部麯”齣版30年後的最新發展,值得對依戀理論、對養育孩子、對完善人格感興趣的你細細品讀。
◎作者簡介:
約翰•鮑爾比(1907.2.26—1990.9.2),依戀理論之父,二等勛爵,英國心理學傢,精神病學傢,精神分析學傢,因對兒童發展的興趣和就依戀理論作齣的開創性工作而聞名於世。在一項於2002年發錶在《普通心理學評論》上的調查報告中,鮑爾比在“20世紀最偉大的100位心理學傢”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項由美國國傢健康研究所組織的調查中,約翰•鮑爾比被公認為三大最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傢之一。2005年,為紀念約翰•鮑爾比,一名登山愛好者將吉爾吉斯斯坦境地的一座無名山峰命名為“約翰•鮑爾比山”。
如何快速摧毁一个孩子的一生?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书评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最伟大无私,但父母很多时候的做法恰恰容易摧毁孩子。 前几天在步行街逛街,我前面2米处一对父女。爸爸很年轻,二三十岁左右,小女孩特别漂亮,眼睛大大的,五六岁的样子吧。拉着爸爸的...
評分1988年,约翰·鲍尔比81岁时,《安全基地》一书出版。尽管他此后还撰写了一本书——《达尔文传记》,但是本书却是他对依恋理论最后的贡献。依恋理论是约翰·鲍尔比在玛丽·安斯沃思的帮助下创建的,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因此,《安全基地》具有告别的意义,是对他一生工作的总结...
評分“我只靠自己,自己照顾自己”,发出这样的宣言是一个人情感独立、人格独立的象征吗?不然。这样的一份豪迈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假性自体或自恋型人格的存在。坚硬的大坝之下,堵塞的可能是分外强烈的情感。根源则是早年长期依恋行为受挫的痛苦的压抑。 独立,不见得是真独立。依恋...
評分 評分腦海閃過一個悲觀的論調:命運早在我們兩三歲已基本寫定。餘下的人生,我們要花許多時光去改正不良養育的後果。。。這還需要在覺察到的情況下。。。
评分在往返成都的飛機上讀完這本書。父母對子女成長的重要性,對子女需求的關注,不威脅方式。理解瞭父母作為父母本身經曆視野局限性。最終達成與父母和解,也是對自己寬容的一種方式。鮑爾比,依戀理論創始人。
评分讀瞭易春麗老師的序,真的好感動。無論是否已做父母,每個人都應該讀一遍老師的這篇文章。
评分未被理解的事情會不可避免地再現;如同一個陰魂不散的魔鬼,隻有破除瞭神秘和魔咒,它纔會安息。
评分已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