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诚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10
ISBN:9787108061027
定价:48.00元
本书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变迁轨迹为考察对象,从当代文学体制、生产、资源等观察视角,关注当代作家生存和文学生长的环境;并从学科的建构和生成等问题出发,把当代文学纳入相关学科的研究序列中加以探讨。通过对一批海内外卓有影响的文学史家研究状况的考察,提供了自己的思 索和见解,既有书斋专著严谨务实、思路清晰的特点,又保留了课堂的轻松氛围和亲切的口语风格。
洪子诚,生于1939 年,广东揭阳人。1961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3 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人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 :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在北大课堂读诗》《材料与注释》《文学的阅读》等。
“不要把要求绝对看成是可靠的,也不要因强调真理的概念而削弱任何东西”洪子诚老师的这则讲稿,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阿诺德这句既是劝诫又为自省的话的“现身说法”了。 其实仔细想来,我可能是一个非常”左“的人,但却又对”革命“,始终抱有一种悲观与不信任感。还是像小黄瓜...
评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 课堂准备存稿 第二讲第一节 《文学史的“写作”》 在《文学史的“写作”》一节中,洪子诚主要从写作的层面探讨了在文学史的编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文学史”,可以分为“文学”和“史”两个部分。在我们对于“文学”和“历史”这两个不同领域...
评分“不要把要求绝对看成是可靠的,也不要因强调真理的概念而削弱任何东西”洪子诚老师的这则讲稿,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阿诺德这句既是劝诫又为自省的话的“现身说法”了。 其实仔细想来,我可能是一个非常”左“的人,但却又对”革命“,始终抱有一种悲观与不信任感。还是像小黄瓜...
评分这次重读洪老师的著作,最使我感慨的是“读者”和“史家”双重身份的张力。对于在50年代上大学,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独立的文学史研究的洪子诚先生,“读者”与“史家”的分立并非“逃避”或“承担”的选择问题,而要求研究者将敏锐的时代感性与历史叙述的道义责任尽力综合。 角...
评分“不要把要求绝对看成是可靠的,也不要因强调真理的概念而削弱任何东西”洪子诚老师的这则讲稿,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阿诺德这句既是劝诫又为自省的话的“现身说法”了。 其实仔细想来,我可能是一个非常”左“的人,但却又对”革命“,始终抱有一种悲观与不信任感。还是像小黄瓜...
非常受益,对左翼文学和文学制度以及各种概念和立场都保持一种动态的积极探索与思考,有一段文字和王汎森《权力的毛细血管》中关于清代文字狱下的自我审查即为相近,只是看完还是不理解十七年和文革文学怎么会走得那么极端?或许还是需要向五四文化断裂以及内忧外患的文化处境找寻答案。
评分对我这样的半路出家者来说,基本就是拯救灵魂的福音书了,论述极其踏实、直面问题,不花哨。在文学体制与左翼文学发展史上讲的尤其有启发性。
评分第一遍确实读不懂,需要时间消化,加以吸收,再产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产出啊!)。
评分抛去成见+深入具体情境,受益匪浅
评分第一遍确实读不懂,需要时间消化,加以吸收,再产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产出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