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了1945-2010年期间的36个民主国家,将它们置于一幅二维的民主“概念图”之中。凭借有力的证据和深层次的比较分析,作者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共识民主的效果比多数民主更好。作者认为,这一发现将为正处在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以及新兴民主国家提供参考。与第一版相比,本书所考察的对象还是36个国家,但是根据各国的政治发展情况,将哥伦比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委内瑞拉三国替换成了阿根廷、乌拉圭和韩国。
作者简介
阿伦·利普哈特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政治学系荣誉退休教授,在比较政治学领域中享有盛誉,198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5—1996年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多元社会中的民主》、《民主政体》等。
译者简介
陈崎 1973年生,江苏无锡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北京市党建研究会第七届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国外政党研究、比较政党研究,出版专著《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译著《政治社会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者比较了36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并划分了两类民主模式:多数民主与共识民主。作者认为,共识民主的效果比多数民主更好。我认为,多数民主与共识民主的关系是否可以看成代议制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只有在建立多数民主之后,才有资格进一步发展协商民主。
评分应当作为政治学启蒙的教科书!让人知道不是只有英美的民主才是唯一的民主路子
评分#期末补天#反正都记不住。
评分书不厚,信息量很大,数据支撑很强大。从两个维度分析了多数民主和共识民主。对民主政体没有足够了解的可能有点懵。内阁的那个ABCDE图愣是看不懂(#-.-),还有第十四章文科生想die。
评分实证研究的典范。虽然一些技术性处理有些牵强,但好像也没有明显的更好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