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普及读物。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力量”,在金融海啸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起了这么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对的?除了我们国家的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早有定论之前,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人——特里•伊格尔顿于2011年4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WHY MARX WAS RIGHT》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在本书中,他对于当前西方社会十种典型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这十种观点是:
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二、马克思主义实践有害论;三、马克思主义宿命论;四、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五、马克思主义还原论;六、马克思主义机械唯物论;七、马克思主义阶级痴迷论;八、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论;九、马克思主义极权国家论;十、马克思主义地位边缘论。
伊格尔顿这部著作的显著优点是:“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个问题异常明确,每一个专题中“当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被表述得十分清晰。
理论是枯燥的。但这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又通俗易懂;即充分阐述了马克思对当今社会强大的影响力,又不回避问题。
当前,在国内有一些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国外,也有一些人企图用黑格尔否定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来否定列宁,用否定列宁来否定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企图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引入歧途。特里•伊格尔顿的这部著作,对于当前中西方社会十种典型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可以说给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该书文字酣畅浅白,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为国内读者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既能够在理论界、学术界,同时又能够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其不断加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解、把握和认同。
编辑推荐
——————————————————
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人在研究马克思?为什么争论又如此之大?为什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成功?在中国,就要读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离我们不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马克思说的每一句话未必都是对的,但马克思是大视野,大格局,鲜有人及。重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静静地读,会有与以往不同的答案。
解读马克思主义,认识西方很多人,甚至我们自己的一些人以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零星知识的偏见,对理解当前的科技、经济、战争、货币、债务、道德、信用、环保、危机,甚至物价等,具有现实意义。
名人/媒体评论
——————————————————
伊格尔顿这部著作的显著优点是:“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个问题异常明确,每一个专题中“当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被表述得十分清晰,而作者又采用了尽可能通俗的——但并不因此就粗陋的——方式来展开壁垒分明的论战。——田鹏颖(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特里•伊格尔顿是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文学批评家,他总是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做过认真研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当全球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困境时,《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问世也就顺理成章了,而这正意味着马克思主义重新为人重视了。——李君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最大的成功之处,也许并不在于它宣传了多少马克思主义(当然这方面的功劳也是可圈可点的),而在于它重新引起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引起了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思考。想象这样一种情形:某位经济学家在本书的影响下,重新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写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谁能担保,这种情形一定不会发生呢?我相信这种情形一定会发生。因为,马克思是对的。
——(单继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
——雅克•德里达(当代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马克思的真实想法已经被某些右翼白痴以及左翼理想主义者刻意地歪曲了,这是个巨大的悲剧。这部作品延续了作者轻松的写作风格……读者们应该看看这本书,顺便把书中未能展开的细节再做探究。
——普罗米修森(亚马逊美国读者。2015年9月13日)
一场才华横溢的论战!一部马克思主义者的必读书!每一页都包含了为马克思哲学辩护的真知灼见,令人叹为观止。
——布莱特(亚马逊美国读者,2016年12月29日)
警告:不要买这本书!
如果担心工人阶级中产化的发展趋势代替因循守旧的资本主义幻想,请你不要看这本书!
如果还想安稳舒适地呆在资本主义编织的梦幻花园里,请你不要看这本书!
如果你遵循“眼不见为净”的信条、沉溺于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请你不要看这本书!
内容平实易懂,哪怕是铁石心肠的资本家,也会被它拉回现实。
——查尔斯 (亚马逊美国读者,2015年6月9日)
特里•伊格尔顿,当代最具国际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英国当代思想家。他一直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左派”自居,对马克思的坚守和发展使其理论独树一帜。他曾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任教,著有多部重要文化及思潮理论观察的书籍。他的著作《文学理论导论》对新潮流的介绍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被重印了将近二十次。查尔斯王子称其为“可怕的伊格尔顿”。
此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与一般书籍相比,里头的字体实在够大,而且此书不厚,顿时让我有种不踏实的感觉,内心的一种极度的怀疑让我查了一下书评,果不其然,已经有大神对比出此书与英语原版的差异,由于涉及比较多的“社会主义”具体案例,关于毛泽东主义的文段被删减。 ...
评分“让我们重温一下迄今为止本世纪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名字:卢卡奇、戈德曼、萨特、考德威尔、阿多诺、马尔库塞、德拉•沃尔佩、马舍雷、杰姆逊、伊格尔顿”。1981年,特里•伊格尔顿在《瓦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的批评》一书中把自己列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家...
评分从出版商从西到中的使用一水的红色封面这一点看,资本主义的商业包装真是讨讨厌得很。 不过这本书写得也是轻飘飘,虽然是捍卫,却竟然多处显心虚。 实际上,经过几百年之后,资本主义和的表象和马克思主义的演绎足以令试图条分缕析的人在他们面前变得束手无策。这本身就是一...
评分此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与一般书籍相比,里头的字体实在够大,而且此书不厚,顿时让我有种不踏实的感觉,内心的一种极度的怀疑让我查了一下书评,果不其然,已经有大神对比出此书与英语原版的差异,由于涉及比较多的“社会主义”具体案例,关于毛泽东主义的文段被删减。 ...
评分此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与一般书籍相比,里头的字体实在够大,而且此书不厚,顿时让我有种不踏实的感觉,内心的一种极度的怀疑让我查了一下书评,果不其然,已经有大神对比出此书与英语原版的差异,由于涉及比较多的“社会主义”具体案例,关于毛泽东主义的文段被删减。 ...
看的较为粗浅,不过说得有趣而中肯吧,在中国还是可以拓展看看的(毕竟课本里全是死记硬背的定义)
评分理论功底扎实
评分相较2011年的新星版,翻译有一定改进,问题意识挺好,可惜老外作品不能作教材,仅可以马哲课件形式插播。。。
评分好多话我都不敢说的,七十六
评分在今天,宣称自己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天然要背负起两重身份,一是学者,二是战士。不学不足以洞见马克思主义的广博与深邃,不战不足以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与生命,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然要对对歪曲诋毁说不,对闭门造车说不。 “在变革中坚守信仰不易,当变革不期而至时则更加艰难,哪怕此时正是需要你坚守信仰的时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