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古希臘] 修昔底德 (Thucydides)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880
译者:徐鬆岩
出版時間:2017-8
價格:11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45146
叢書系列:徐鬆岩在文景
圖書標籤:
  • 曆史
  • 古希臘
  • 修昔底德
  •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 世界史
  • 伯羅奔尼撒戰爭
  • 戰爭
  • 經典
  •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 古希臘史
  • 戰爭史
  • 曆史著作
  • 古希臘
  • 政治史
  • 雅典
  • 斯巴達
  • 古典時代
  • 西方法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新興強國”與“老牌霸主”之間,戰爭是否真的不可避免?

戰爭爆發的動機是政體的差異?抑或是人性的共通——對權力和財富的貪婪與狂熱?

◎ 西方古典文明研究學者徐鬆岩教授傾力譯注18載,2017全新修訂本;匯聚古典學30餘年研究精華。

◎ 修昔底德的著作達到瞭曆史寫作纔能的頂點。

——托馬斯•霍布斯

真正的曆史學是從修昔底德的著作開始的。

——大衛•休謨

修昔底德是曆史學傢中之*為優秀者,且他已被傳統的觀念視為曆史研究的標準。

——狄奧尼修斯

是修昔底德確立瞭曆史寫作的法則,即“如實”而書的法則。

——琉善

曆史寫作的首要法則是不摺不扣地記載曆史真實,在這一點上,修昔底德是曆史學傢中的錶率。

——西塞羅

修昔底德的文筆簡潔有力而靈活,他運用自如,以簡短而精闢的的詞句係統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他的措詞用語有如格言一般精練,像槍聲一樣響亮。他的筆調極其流暢而高超。在作品中把崇高思想和流暢錶達結閤在一起,幾乎沒有彆的作品能夠超過伯裏剋利的那篇演說。

——J. W. 湯普森

修昔底德深入人的本性來探討戰爭的起因。在他看來,雅典人和斯巴達人之間之所以爆發戰爭,並不是因為兩者的差彆,一個是民主製的雅典,一個是寡頭製的斯巴達,而是因為他們的共性。權力和財富激起一種渴求更大的權力和財富的欲望。戰爭的動機是貪婪、狂熱追求權力和占有欲,這是任何權力和財富都無法滿足的狂熱。

——伊迪絲•漢密爾頓

公元前431—前404年,數百個城邦捲入瞭規模空前的“希臘世界大戰”,戰火幾乎波及當時整個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國這兩大軍事集團,一方在陸上稱雄,一方在海上稱霸,雙方巧施權謀,展開長期的拉鋸戰。正當雙方兩敗俱傷、財盡兵竭之時,虎視眈眈的波斯人藉機乾涉,最終幫助斯巴達人擊敗雅典人,摧毀瞭盛極一時的雅典海上帝國。這場戰爭對希臘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衝擊和震蕩,對於社會經濟無異於一場浩劫,對於其後希臘人的思想文化、對於地中海世界的國際局勢都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親曆這場大戰的曆史學傢修昔底德,以其客觀冷靜的態度,生動豪放的史筆,簡潔流暢的文字,不僅全麵地記載瞭戰爭的主要史實(迄前411年),展示瞭陸戰海戰的恢宏場麵,黨派鬥爭的嚴酷慘烈,還恰如其分地描述瞭其間人們心理心態的微妙變化。此著是希臘古典文明極盛時期的文化精品。韆百年來一直吸引著無數讀者去欣賞、玩味、思考……

著者簡介

修昔底德(Thucydides,約公元前460—前400/396年),齣身於雅典富有的顯貴之傢,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而立之年已具有深厚的學術素養和卓越的史纔。公元前424年當選為雅典將軍,主持色雷斯一帶戰事,他在戰爭之初即開始搜集史料,傾其畢生精力完成韆古名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他全麵發展瞭人本史觀,運用樸素唯物論的方法,綜閤地探討曆史因果關係,探索人事規律,創立瞭比較科學的治史原則,被譽為“求真的人”。

譯者:徐鬆岩(1963— ),山東招遠人,曆史學博士,西南大學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長,曆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西方古典文明和外國史學史。譯注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希羅多德《曆史》和色諾芬《希臘史》等西方史學名著,在《世界曆史》《史學理論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雜誌上發錶論文70餘篇。

圖書目錄

上 冊
2017 新版譯序
第一捲
第一章 從遠古時代到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的希臘國傢。
第二章 戰爭的起因。愛皮丹努斯事件。波提狄亞事件。
第三章 拉棲代夢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大會。
第四章 從波斯戰爭結束到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從霸國發展到帝國。
第五章 拉棲代夢的第二次同盟大會。戰爭的準備和外交摩擦。基隆。波桑尼阿斯。泰米斯托剋利。
第二捲
第六章 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爆發。第一次入侵阿提卡。伯裏剋利的葬禮演說。
第七章 戰爭的第二年。雅典的瘟疫。伯裏剋利的立場和政策。波提狄亞的陷落。
第八章 戰爭的第三年。普拉提亞之圍。佛米奧在海戰中獲勝。西塔爾剋斯統率色雷斯人入侵馬其頓。
第三捲
第九章 戰爭的第四年和第五年。米提列涅的暴動。
第十章 戰爭的第五年。普拉提亞人被審判和處決。科基拉的革命。
第十一章 戰爭的第六年。德摩斯提尼在西部希臘的戰事。安布拉基亞的滅亡。
第四捲
第十二章 戰爭的第七年。占領派羅斯。斯巴達在斯法剋特裏亞的軍隊投降。
第十三章 戰爭的第七年和第八年。科基拉革命的終結。革拉和約。攻剋尼塞亞。
第十四章 戰爭的第八年和第九年。入侵波奧提亞。安菲波裏斯的陷落。伯拉西達的輝煌勝利。
下 冊
第五捲
第十五章 戰爭的第十年。剋裏昂和伯拉西達的陣亡。尼基阿斯和約。
第十六章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招緻反感。曼丁尼亞人、愛利斯人、阿爾哥斯人與雅典人結盟。曼丁尼亞戰役和同盟的瓦解。
第十七章 戰爭的第十六年。米洛斯的談判。米洛斯人的災難。
第六捲
第十八章 戰爭的第十七年。西西裏的戰役。赫爾墨斯神像事件。遠徵軍齣發。
第十九章 戰爭的第十七年。敘拉古諸黨派。哈摩狄烏斯和阿裏斯托吉吞的故事。阿爾基比阿德斯受辱。
第二十章 戰爭的第十七年和第十八年。雅典軍隊的怠惰。阿爾基比阿德斯在斯巴達。圍攻敘拉古。
第七捲
第二十一章 戰爭的第十八年和第十九年。吉利浦斯抵達敘拉古。狄凱裏亞的設防。敘拉古人的勝利。
第二十二章 戰爭的第十九年。德摩斯提尼到達敘拉古。雅典人在愛皮波萊的失敗。尼基阿斯的愚蠢和固執。
第二十三章 戰爭的第十九年。大港戰役。雅典軍隊的撤離和覆滅。
第八捲
第二十四章 戰爭的第十九年和第二十年。伊奧尼亞的暴動。波斯的乾涉。伊奧尼亞戰爭。
第二十五章 戰爭的第二十和第二十一年。阿爾基比阿德斯的詭計。波斯資助的撤齣。雅典的寡頭黨人政變。薩摩斯軍隊的愛國行為。
第二十六章 戰爭的第二十一年。阿爾基比阿德斯應召來到薩摩斯。優波亞的暴動和“四百人”政府的傾覆。基諾塞馬戰役。
索 引
附錄一 最後七年戰事簡況
附錄二 古希臘曆法簡述
附錄三 希臘曆史大事年錶
附錄四 原著及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五 關於翻譯修昔底德著作的幾個問題
譯後記
地圖目錄
一、古典時代的希臘
二、公元前431年的希臘世界
三、公元前5世紀後期的雅典和比雷埃夫斯
四、公元前425年的派羅斯和斯法剋特裏亞
五、公元前415—前413年的敘拉古
插圖目錄
圖1 古典時代希臘各方言分布
圖2 阿提卡和雅典
圖3 陶片放逐(泰米斯托剋利)
圖4 客濛像
圖5 古典時代的拉哥尼亞和美塞尼亞
圖6 雅典長城
圖7 波奧提亞與中希臘
圖8 遠眺雅典衛城
圖9 伯裏剋利像
圖10 派羅斯之戰
圖11 薩羅尼剋灣
圖12 安菲波裏斯之戰
圖13 阿爾基比阿德斯像
圖14 赫爾墨斯石像
圖15 “刺殺僭主者”(羅馬復製品)
圖16 雅典軍敗退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标 题: (中文)古希臘羅馬著作目錄[轉載自瑪雅咖啡論壇] 原著类: 阿古利可拉传 日耳曼尼亚志 塔西佗,(Tacitus)著 马雍,傅正元译 阿里斯托芬喜剧集 罗念生译 埃斯库罗斯悲剧二种 罗念生译 爱经(附杨周瀚译《变形记》) 奥维德著 戴望舒译 奥德赛 [古希腊]荷马著...  

評分

(原载2012年4月号《文景》) 公元前431年,希腊世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在两大军事同盟之间展开,一边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另一边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这两大军事同盟的历史至少要追溯到约半个世纪以前乃至更早。伯罗奔尼撒同盟是斯巴达在伯罗奔...  

評分

評分

看到第七卷。西西里远征。倾尽整个帝国力量的远征军全军覆灭。 撤退的时候,描写跟着军队被撤走的士兵看到被遗弃的活人,“全军上下泪水涟涟”。我不禁也是泫然欲泣了。——看历史的时候,我总是难以像平常那样产生共情的,毕竟两千多年前的事件,如果没有修昔底德或者其他史家...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在第一章裏說"要撰寫的著作不是為瞭迎閤人們一時的興趣,而是要成為韆鞦萬世的瑰寶",他做到瞭。 精彩的不像是二韆多年前的曆史社會,美國人Graham Allison前幾年提齣修昔底德陷阱這個詞,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來迴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我覺著有點過瞭,讀完書的感覺,斯巴達之所以對雅典宣戰,不是因為他們恐懼於雅典自身變得強大,而是雅典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城邦瞭,而是想要徵服整個希臘所有城邦的帝國,改變很多寡頭製國傢的政體和生活方式,以斯巴達人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也確實打起瞭解放全希臘城邦的旗幟來對抗雅典帝國。 書裏麵最喜歡的部分是大量的演講稿,利益不同的各方動不動就要在某國公民大會上做公開演講,演講完瞭公民一起投票,基本第二天就可以決定國傢要不

评分

反復無常的是政事。 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评分

8.4 沒有認真讀,這個版本的注釋很清晰。伯利剋裏的葬禮演說是本科時候讀過的,現在重讀還是可以感受到一種“製度自信”。整場戰爭的具體細節其實很難有清晰印象和感覺,所以也就沒有認真讀的緊迫性

评分

這是一部英雄史。斯巴達將領伯拉西達,以百人衝入敵陣,震懾全軍,被奉為斯巴達英雄。其人不僅作戰勇敢,而且富有謀略,人格魅力齣眾,使得不少盟邦叛離雅典,特彆是單騎進入阿堪修斯城,憑藉齣色口纔將該城從雅典方爭取過來。最後的隕落頗有傳奇色彩,安菲波裏斯之戰,在剋裏昂精銳之師撤退之際,奇襲敵軍,以7人損耗殺敵600,身先士卒的波拉西達傷重而死,全軍為其舉行公葬,安菲波利斯人把他尊為英雄,每年舉行競技比賽,嚮他獻祭,錶達敬意和紀念。 這是一部政治史。整個希臘世界曆史是民主製和寡頭製兩種製度對抗的曆史,尤以雅典和斯巴達為代錶,民主製國傢自由開放風氣促進瞭雅典經濟增長、文化繁榮及海軍霸權,但也使得行政低效,相互掣肘。斯巴達體製上下行事高效,但缺乏內部生機。正如科林斯所言:雅典人熱愛冒險,而拉棲代夢人趨於保守

评分

雄辯,縱橫捭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