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古希腊] 修昔底德 (Thucydides)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880
译者:徐松岩
出版时间:2017-8
价格:11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45146
丛书系列:徐松岩在文景
图书标签:
  • 历史
  • 古希腊
  • 修昔底德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世界史
  • 伯罗奔尼撒战争
  • 战争
  • 经典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古希腊史
  • 战争史
  • 历史著作
  • 古希腊
  • 政治史
  • 雅典
  • 斯巴达
  • 古典时代
  • 西方法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新兴强国”与“老牌霸主”之间,战争是否真的不可避免?

战争爆发的动机是政体的差异?抑或是人性的共通——对权力和财富的贪婪与狂热?

◎ 西方古典文明研究学者徐松岩教授倾力译注18载,2017全新修订本;汇聚古典学30余年研究精华。

◎ 修昔底德的著作达到了历史写作才能的顶点。

——托马斯•霍布斯

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的著作开始的。

——大卫•休谟

修昔底德是历史学家中之*为优秀者,且他已被传统的观念视为历史研究的标准。

——狄奥尼修斯

是修昔底德确立了历史写作的法则,即“如实”而书的法则。

——琉善

历史写作的首要法则是不折不扣地记载历史真实,在这一点上,修昔底德是历史学家中的表率。

——西塞罗

修昔底德的文笔简洁有力而灵活,他运用自如,以简短而精辟的的词句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措词用语有如格言一般精练,像枪声一样响亮。他的笔调极其流畅而高超。在作品中把崇高思想和流畅表达结合在一起,几乎没有别的作品能够超过伯里克利的那篇演说。

——J. W. 汤普森

修昔底德深入人的本性来探讨战争的起因。在他看来,雅典人和斯巴达人之间之所以爆发战争,并不是因为两者的差别,一个是民主制的雅典,一个是寡头制的斯巴达,而是因为他们的共性。权力和财富激起一种渴求更大的权力和财富的欲望。战争的动机是贪婪、狂热追求权力和占有欲,这是任何权力和财富都无法满足的狂热。

——伊迪丝•汉密尔顿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开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最终帮助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欣赏、玩味、思考……

作者简介

修昔底德(Thucydides,约公元前460—前400/396年),出身于雅典富有的显贵之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而立之年已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卓越的史才。公元前424年当选为雅典将军,主持色雷斯一带战事,他在战争之初即开始搜集史料,倾其毕生精力完成千古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全面发展了人本史观,运用朴素唯物论的方法,综合地探讨历史因果关系,探索人事规律,创立了比较科学的治史原则,被誉为“求真的人”。

译者:徐松岩(1963— ),山东招远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西方古典文明和外国史学史。译注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罗多德《历史》和色诺芬《希腊史》等西方史学名著,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

目录信息

上 册
2017 新版译序
第一卷
第一章 从远古时代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前的希腊国家。
第二章 战争的起因。爱皮丹努斯事件。波提狄亚事件。
第三章 拉栖代梦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大会。
第四章 从波斯战争结束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从霸国发展到帝国。
第五章 拉栖代梦的第二次同盟大会。战争的准备和外交摩擦。基隆。波桑尼阿斯。泰米斯托克利。
第二卷
第六章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第一次入侵阿提卡。伯里克利的葬礼演说。
第七章 战争的第二年。雅典的瘟疫。伯里克利的立场和政策。波提狄亚的陷落。
第八章 战争的第三年。普拉提亚之围。佛米奥在海战中获胜。西塔尔克斯统率色雷斯人入侵马其顿。
第三卷
第九章 战争的第四年和第五年。米提列涅的暴动。
第十章 战争的第五年。普拉提亚人被审判和处决。科基拉的革命。
第十一章 战争的第六年。德摩斯提尼在西部希腊的战事。安布拉基亚的灭亡。
第四卷
第十二章 战争的第七年。占领派罗斯。斯巴达在斯法克特里亚的军队投降。
第十三章 战争的第七年和第八年。科基拉革命的终结。革拉和约。攻克尼塞亚。
第十四章 战争的第八年和第九年。入侵波奥提亚。安菲波里斯的陷落。伯拉西达的辉煌胜利。
下 册
第五卷
第十五章 战争的第十年。克里昂和伯拉西达的阵亡。尼基阿斯和约。
第十六章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招致反感。曼丁尼亚人、爱利斯人、阿尔哥斯人与雅典人结盟。曼丁尼亚战役和同盟的瓦解。
第十七章 战争的第十六年。米洛斯的谈判。米洛斯人的灾难。
第六卷
第十八章 战争的第十七年。西西里的战役。赫尔墨斯神像事件。远征军出发。
第十九章 战争的第十七年。叙拉古诸党派。哈摩狄乌斯和阿里斯托吉吞的故事。阿尔基比阿德斯受辱。
第二十章 战争的第十七年和第十八年。雅典军队的怠惰。阿尔基比阿德斯在斯巴达。围攻叙拉古。
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战争的第十八年和第十九年。吉利浦斯抵达叙拉古。狄凯里亚的设防。叙拉古人的胜利。
第二十二章 战争的第十九年。德摩斯提尼到达叙拉古。雅典人在爱皮波莱的失败。尼基阿斯的愚蠢和固执。
第二十三章 战争的第十九年。大港战役。雅典军队的撤离和覆灭。
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战争的第十九年和第二十年。伊奥尼亚的暴动。波斯的干涉。伊奥尼亚战争。
第二十五章 战争的第二十和第二十一年。阿尔基比阿德斯的诡计。波斯资助的撤出。雅典的寡头党人政变。萨摩斯军队的爱国行为。
第二十六章 战争的第二十一年。阿尔基比阿德斯应召来到萨摩斯。优波亚的暴动和“四百人”政府的倾覆。基诺塞马战役。
索 引
附录一 最后七年战事简况
附录二 古希腊历法简述
附录三 希腊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四 原著及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五 关于翻译修昔底德著作的几个问题
译后记
地图目录
一、古典时代的希腊
二、公元前431年的希腊世界
三、公元前5世纪后期的雅典和比雷埃夫斯
四、公元前425年的派罗斯和斯法克特里亚
五、公元前415—前413年的叙拉古
插图目录
图1 古典时代希腊各方言分布
图2 阿提卡和雅典
图3 陶片放逐(泰米斯托克利)
图4 客蒙像
图5 古典时代的拉哥尼亚和美塞尼亚
图6 雅典长城
图7 波奥提亚与中希腊
图8 远眺雅典卫城
图9 伯里克利像
图10 派罗斯之战
图11 萨罗尼克湾
图12 安菲波里斯之战
图13 阿尔基比阿德斯像
图14 赫尔墨斯石像
图15 “刺杀僭主者”(罗马复制品)
图16 雅典军败退图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十多年前译者在接到翻译西方学术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任务时,心里确实有些忐忑不安,今天的心情依然如此。古希腊文明博大精深,对于西方乃至全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影响深远。我们自知学力不济,难以胜任。自己对于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初学者。虽然近30 年...  

评分

在大学第一学期的《外交学概论》课上,老师说学这个你们读好三本书就行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和肯尼斯沃尔斯的《人、国家与战争》。当时不知所然,也没想过找来读读。直到今天才算都翻过了,还不敢说读过。 而真正激发我读...  

评分

一个朋友,苦于儿子临睡前要听故事:不讲孩子不上床,讲了孩子又不叫停。“现在,我只好每晚给他读一段《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会很欣慰的,他的著作竟有如此实际而温馨的功效。而一个成年读者,将发现来自伯罗奔尼撒的消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可以这么近。这种“近”...  

评分

其实拿这么一本严肃的书耍流氓真的不是我的本意……但是修昔底德实在是太给大家面子了。 OK,基佬和女流氓们,既然你们已经来了,请翻开《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下本的第517页,也就是第六卷的第五章,从最后一段,也就是露着小鸡鸡的哈摩狄阿斯和阿里斯托斋吞的那副图片左下角开...  

评分

法律保护被压迫者,伯里克利演说中提到;书中经常写:某某的儿子某某,非常神奇,可能跟中国的古人一样,对于祖先对于家族,他们也是心存虔敬的。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开始理解《指环王》中很多我以前不能理解的东西。在古代的世界里,有居住在海上的人民,有居住在平原...

用户评价

评分

修昔底德说,并不是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即民主和寡头政治的不同导致了这场战争,战争的起因恰恰是两者的相同之处,对财富和权力的贪婪。其实,一切冲突,莫不如是。

评分

当雅典在外推行不义时,其又如何能在城邦内保持正义呢?

评分

有点后悔,不该为了好装帧买这个版本的。

评分

当雅典在外推行不义时,其又如何能在城邦内保持正义呢?

评分

伯利克里与亚西比德一先一后,尤其是后者的邪魅,太过耀眼;斯巴达和雅典的国家性格:稳重与冒险;维持帝国靠的不是正义,而是恐惧;机运与偶然往往决定局势走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