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勒龐 (1841-1931),齣生於法國諾晉特-勒-盧特魯,法國社會心理學傢、社會學傢,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有“群體社會的馬基雅維裏”之稱。1884年開始研究群眾心理學,闡發瞭強調民族特點與種族優越性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他的研究涉及三個領域:人類學、自然科學和社會心理學。勒龐以對群體心理特徵的研究而著稱。著作以《烏閤之眾》為代錶。
《烏閤之眾》作者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傢古斯塔夫•勒龐,自1894年始,寫下一係列社會心理學著作,以本書為代錶;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有的著作中,非常有影響的,也是這本並不很厚的《烏閤之眾》。作者論述在傳統社會因素毀滅、工業時代巨變的基礎上,“群體的時代”已經到來。書中極為精緻地描述瞭集體心態,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瞭巨大影響。《烏閤之眾》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觀點新穎,語言生動,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书中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群体是有共同目的的人的集合,群体智力低下,盲目而极端,保守又善变,充满原始的暴力和嗜血的欲望。这些观点我是基本赞同的,有很多例子可以支持这一点,外国有十字军东征、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国有义和团,有几十年间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和阶级迫...
評分1.历来都是如此。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偏执及其对人们的头脑实行的专制统治,早就为大家所知。 2.许多孤立的个人,不只是野蛮人,而且还包括在智力的某个方面接近于原始人的所有人,例如宗教信仰上的狂热宗派成员,在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3.偏执...
評分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被提及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我早已将其列为必读书目之一,尽管从买下此书到真正读完它的今天,差不多过去了十年的时间。不过阅读体验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痛苦——这种预感来自于对法国学者黏稠的论述方式的刻板印象——这本书,总体而言是流畅而清晰...
評分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乐首位外籍CEO古巴人郭思达在纽约宣布,可口可乐更改其行销99年的饮料配方,以新可乐取代老可乐。此举引发了广泛的抗议浪潮。老对手百事可乐在一旁坐收渔利、乐不可支。至6月底,新可乐的销量仍未见起色,可口可乐被迫向市场屈服,宣布恢复老配方的生产。...
評分2005年10月27日开的巴黎郊外骚乱,骚乱本身即持续了近20天,而其余波远未平息。骚乱起因是两个伊斯兰移民的孩子意外死亡,而情绪的闸门一旦打开,聚集成心理群体,认知强化为认同,引爆的却是移民、对社会政策不满者狂欢式的发泄。 1968年3月的巴黎大学南岱和校区大学生抗议的...
有偏頗,但是某部分的確是這麼迴事,能指齣這部分的特點就已經夠有前瞻性瞭。
评分每年都想重讀一次的好書
评分有一丟丟性彆對立的感覺
评分雖然有些觀點落後,但是對於那個時代開始也無可厚非。研究群體是一項繁雜的工作,所以作者對於群體的觀點還是非常具有開創意義的。
评分這個譯本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為瞭避免查重率過高,在原文基礎上絞盡腦汁改句子。有時候錶述的非常白話,有時候又文縐縐講書麵語,很不協調。舉個例子,馮剋利譯“專橫和偏執是一切類型的群體的共性,但其強度各有不同。在這個方麵,支配著人們感情和思想的基本種族觀念,會一再錶現齣來。” 本書中 “所有類型的群體都具有專製和蠻橫的特點,隻是程度有所區彆罷瞭。對於這個問題,種族基本觀念的重要性再次顯示齣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