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既是作者田野治学理念与方法的体现,同时也是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乡村治理现象。作者长期从事乡村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本书是作者及其所带领的学术团队经年累月、身体力行深入中国乡村地区,进行驻村实地调研与考察的学术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及总结性成果。
文本介绍了诸如村庄类型与区域分布,乡村生活秩序构建等农村社会的诸多根本及基础性的问题。对于农村的家庭规模和财产,农村婚姻与家庭,不同地域的养老、低保和扶贫的现状,农民收入与农村社会分层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尽的探讨与论述。
本书展示的是三千年巨变背景下,恢弘而又纤毫毕现的“最后一公里”中国乡村人文景观。
贺雪峰,长江学者,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三农问题专家之一,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乡村基层民主和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研究方向: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这两天刚刚读完,感触挺深的。我觉得我可能是在城乡变迁的特殊产物,我人生中的前七年是在乡村渡过的,至今仍然和农村有斩不断但是非常微弱的联系,对于农村的很多想要知道,但是并没有深入。我有乡愁但不强烈,我试图从事乡村工作但不了解。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当前乡...
评分书中的“最后一公里”,是指国家行政力量所无法到达,而村民维持日常生活需求又迫切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 在当前“四化同步”的语境下面,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鼓励农民退出宅基地、加快推进农民进城的政策话语 中,需要充分注意到小农经济中自给自足成...
评分这两天刚刚读完,感触挺深的。我觉得我可能是在城乡变迁的特殊产物,我人生中的前七年是在乡村渡过的,至今仍然和农村有斩不断但是非常微弱的联系,对于农村的很多想要知道,但是并没有深入。我有乡愁但不强烈,我试图从事乡村工作但不了解。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当前乡...
评分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估计,截止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人口接近70.57亿,我国人口占据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十三亿之多。然而中国的耕地面积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左右,中国用少量的土地养活了大量的人,这与国家的政策不无关系,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作...
评分作者认为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大稳定器和蓄水池,当无法在城市就业时还可以回乡务农。但从发展的角度考虑,20年后习惯于城市生活,已经不会种地的年轻一代老了,他们还会选择回乡种地吗? 更积极的方法是将进城务工农民积极融入全国社保体系中,不以农民身份来划定是否参与社保,...
鲶鱼看过了很多乡村社会学的书,多数是博士论文,少数是小报记者作品,去村子里跟老大爷小媳妇聊聊八卦,换上一些学术术语,就成了博士论文。以前以为每个村的故事差不多,只是改了个村名。看了老贺的书,老贺根据东西南北中的乡村结构和贫富分层,把中国乡村分为六种,再受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村子还是不一样的。
评分的确挺有意思,在亚马逊上买了电子版,讲了很多农村的问题,感觉讲的还挺深入的。包括农村的未来。
评分贺雪峰老师的正义观还挺罗尔斯的,保障基础,剩下的交给市场和自由竞争。在保证基础的部分中,要加强基层建设,这样能够保证政策有效执行到位。前两天刚刚和居委会大妈们聊过,虽然平时意识不到,但是基层组织能够发挥不少作用。当然问题是,这些基层组织和市场之间的比较,在这本书里涉及得还是有点少。
评分喜欢农村金融和农业治理的内容
评分“华南老人最惬意,华北老人最享福,华中老人最自由”,不一样的农村的视角,根深蒂固而差别万千,有趣。有放心且好吃的菜吃,不用担心买不起房子,有熟人社会,老了就喝喝茶聊聊天。比起来,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里,一边用生命换钱,一边再用钱买药,到底为什么?活着好辛苦,大家都一样。村庄?不,不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