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简史

社交媒体简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作者:[英]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
出品人:见识城邦
页数:320
译者:林华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9698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交媒体
  • 文化史
  • 传播学
  • 科普
  • 社会学
  • 历史
  • 网络生活
  • 科技史
  • 社交媒体
  • 历史
  • 科技发展
  • 网络社会
  • 信息传播
  • 数字时代
  • 社会变迁
  • 平台经济
  • 公众舆论
  • 互联网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社交媒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来交换信息的莎草纸信,到宗教改革、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期间印制的宣传小册子,过去人类跟同伴交流信息的方式依然影响着现代社会。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主导了信息的散播几十年后,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交媒体重新变成人们与朋友分享信息的有力工具,并推动公共讨论走向一个新的模式。

汤姆•斯丹迪奇在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天主教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借助对托马斯·潘恩和“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等人的讨论,作者还探索了一些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从言论自由和审查之间的张力到社交媒体在启迪创新和激发社会变革上的作用。

见识城邦简史系列还包括:《人类简史》《世界简史》《生命简史》《药物简史》《时间哲学简史》《纳粹德国简史》《以眼还眼:犯罪与惩罚简史》《婚姻简史》《隐私简史》等。

【编辑推荐】

★ 社交媒体不是什么新发明!其特质、利弊、发展趋势,都能在它的演变史中找到答案。了解历史,才能掌握“新媒体”时代的未来!

★ 莎草纸信→小册子→咖啡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展示社交媒介的演化如何影响宗教改革、美国革命等历史事件,进而改变人类的互动方式和文明进程

★ 社交媒体促进自由和开放,还是让管控无处不在?社交媒体提高信息沟通效率,还是让人无法专注于有益工作?社交媒体让公共讨论更加活跃,还是让公共空间变得琐碎和粗鄙?让作者在数据与趣闻中帮你解答这些疑问。

★ 《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年度选书,各大媒体、书评人一致好评。

【评论】

发人深省,信息丰富,线索组织得清晰且引人入胜。

——《纽约时报书评》

斯丹迪奇在叙述社交媒体历史的过程中,准确地抓住了人类对交流的需求这一核心,非常精彩。

——《出版人周刊》

汤姆•斯丹迪奇又一次展示了他将历史与现实的争论联系起来,并激荡出新知的天赋。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趣,论证也很具说服力。

——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美国科普作家、媒体理论家)

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今天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肇始于古罗马的社交媒体传统的延续。这就让我们能更清醒地感知人类现在是如何在转推历史并同时创造未来的。

——克雷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craigslist创始人)

作者简介

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毕业于牛津大学,学习工程和电脑科技,目前是《经济学人》杂志的数字编辑,掌管杂志的网站及其移动端版本,此前还在《经济学人》担任过商业编辑、科技编辑和科学记者。他同时还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也为《卫报》《每日电讯报》《纽约时报》等媒体撰稿。其历史著作还包括《人类食物的历史》《六个杯子中的世界史》,以及畅销书《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目录信息

前 言 西塞罗的网络
第一章 社交媒体的古老基础:人类为什么天生喜欢分享
第二章 罗马的媒体:首个社交媒体生态系统
第三章 路德的观点如何疯传:社交媒体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
第四章 流动的诗篇:用于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的社交媒体
第五章 让真理和谬误互相争斗:管控社交媒体的困难
第六章 到咖啡馆去:社交媒体如何促进创新
第七章 印刷的自由:社交媒体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
第八章 人民的哨兵:暴政、乐观和社交媒体
第九章 大众媒体的兴起:集中化的开始
第十章 社交媒体的反面:广播时代的媒体
第十一章 社交媒体的重生:从ARPA网到脸书
结 语 历史将自己“转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太阳底下有新鲜事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或者说,有的是形势,没有的是本质。俗语云,毛主席再牛逼,没有见过BB机,那更不用说苹果7了,这个角度讲,太阳底下是有新鲜事物的。但是如果从本质看,这只是一种通信形式,毛主席用的电报和BB机都是传递信息用的,只是船体信息...  

评分

评分

比预期还是好看的多的。 人类天生喜欢分享消息不能偏见的理解为个人的炫耀或者包装行为,分享消息帮助人们辨别潜在的敌友,促进社会纽带的形成。 古罗马人的生活还挺可爱的,涂鸦这种臭毛病果然大家都有。 社交媒体对人的包装和推销,这也是大多数人今天正在做的事情吧,只是古...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1世纪的互联网在很多方面与17世纪的小册子或18世纪的咖啡馆相似,和19世纪的报纸或20世纪的电台和电视却大相径庭。内容稍显枯燥,几个知识点记下了,留着吹牛????用

评分

过几天写书评,有些史料很有意思

评分

平实生动的媒介和社会媒体发展史

评分

小册子、咖啡馆、facebook,技术在变,人性不变。

评分

结语基本就是全部内容,社交媒体才是人类历史常态,报纸电视这样垄断发声的大众媒体是一小段弯路。不过前面几章也算有趣。 历史上的社交网络和今天的未必有作者认为的那么相似,也未被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相比集体设置议程这样平民主义的,看似积极的影响,和大公司对隐私的剥夺这样负面的影响,我更关心的是个人的声量,把每个人都推到可以发声的位置,但绝大多数的发声是没有被听到的,这是有益的还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毁灭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