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贺雪峰
出品人:
页数:4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9
价格:3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272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贺雪峰
  • 农村问题
  • 农村
  • 乡土中国
  • 中国
  • 社会
  • 三农
  • 乡土中国
  • 社会结构
  • 乡村生活
  • 传统文化
  • 农民精神
  • 地方治理
  • 城乡关系
  • 文化认同
  • 历史变迁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世纪之交前后,中国农村几乎同时在三个层面发生巨变:一是2006年国家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导致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巨变:二是在革命运动和市场经济双重冲击下,构成农村内生秩序基础的社会基础结构快速解体,形成了农村基础结构之变;三是一直构成农民意义世界和人生价值基础的传宗接代观念开始丧失,导致农民价值之变。这三变几乎都是千年未有之变,恰好都发生在2000年前后,这就可以在一个更具体的时空下面理解新的“乡土中国”。

作者简介

贺雪峰

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区农村调查。主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实践“山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真白的文风”三原则。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

主要著作有:

《新乡土中国》(2003年版)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年版)

《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年版)

《乡村的前途》(2007年版)

《什么农场,什么问题》(2008年版)

《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2009年版)

《村治的逻辑》(2009年版)

《乡村社会关键词》(2010年版)

《地权的逻辑》(2010年版)

《组织起来》(2012年版)

《地权的逻辑II》(2013年版)

《小农立场》(2013年版)

目录信息

修订版自序

第一篇 乡土本色
一 半熟人社会
二 村庄社会关联
三 村庄生活的面向
四 派性
五 大社员
六 红白喜事
七 村庄类型
八 村庄的含义
九 村庄共同体
十 人际关系理性化
附:巨变的图景
十一 农民福利的计算
十二 农民保守的原因
第二篇 村治格局
一 村治随想
二 好人治村与恶人治村
三 权力网络
四 村民代表
五 合作能力
六 村治的难题
七 村民小组会议
八 村民小组的治理
九 模化的权力结构
十 民事纠纷的调解
十一 治理、制度与资源
第三篇 制度下乡
一 抛荒
二 村务公开
三 税费改革
四 唱票评据
五 四荒拍卖
六 土地制度
七 农民收入
八 计划生育
九 合村并组
十 两票制与一肩挑
十一 积极村务与消极村务
十二 农村儿童为什么辍学
第四篇 村庄秩序
一 磨洋工
二 划片承包
三 乡村水利
四 老人协会
五 村民小组长
六 文化与性格
七 动员与分配
八 少数人决定
九 富裕村的麻烦
十 村庄精英的谱系
十一 村民上访的理由
十二 农民抗争的特点
第五篇 乡村治理
一 两委关系
二 党政关系
三 条块关系
四 干群关系
五 乡村债务
六 乡镇财政
七 招商引资
八 小城镇建设
九 村干部的报酬
十 农民负担的机理
十一 积极行政功与过
十二 乡镇体制改革的方式
第六篇 乡村研究方法
一 学术对话的理由
二 实证研究的层面
三 学术规范与学术共同体
附录:重建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
四 返回常识——以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为例
附录:阅读农村,阅读中国
五 大理论与中观理论——评《黄河边的中国》的方法
附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条
结语从乡村治理到乡村建设
代跋我的农村研究之路
后记
修订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是我在读《乡土中国》时随手买的几本研究三农问题的书之一,买之前连作者和书本内容都没有了解过。偶然拿出来翻看了一下,结果出乎预料,牢牢地抓住了我的眼球。可以说,书中论述的很多内容,是我在工作中碰到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虽...  

评分

贺雪峰先生的这本书写的很有深度,主要是观察问题的方法很值得学习。首先,作者试图构建中国农村类型的体系,力求在观察出中国农村的地域差异的前提下,将中国农村进行分类,这种努力很钦佩;二是作者呼吁本土化研究,理论需从实践出发,理论需要迁就实际情况,主张立足中国农...  

评分

评分

读完黄宗智,四星改三星了。 安心阅读 踏实调研 成为一个合格的农经研究者。 自勉。 正如书名所言,全书都很乡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字都是有乡土根基的,他在农村的调研使得整本书没有“悬置”感,很接地气。 在学校里待久了,总容易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这本书重新...  

用户评价

评分

已购。三星半。和费孝通完全不能比,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但也算有自己的特色。对于我这种零农村体验的人而言,这位作者总能帮我补上一些常识。

评分

在某些问题上是有道理的,但是其中的一些要点过于零散,特别是诸如乡村精英的分类存在一些肤浅讨论,还有就是过于诉诸经验导致了一些瑕疵,我对于文后的一些自白倒是有些同感,看得出有才华,但是流于观点,缺乏深化

评分

农村需要研究,需要有质量的研究,本书基本达标吧。不过编写体例值得商榷,内容重叠较多,可适当删减一二。

评分

看了一部分。

评分

修订版相当于新增了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