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前后,中国农村几乎同时在三个层面发生巨变:一是2006年国家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导致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巨变:二是在革命运动和市场经济双重冲击下,构成农村内生秩序基础的社会基础结构快速解体,形成了农村基础结构之变;三是一直构成农民意义世界和人生价值基础的传宗接代观念开始丧失,导致农民价值之变。这三变几乎都是千年未有之变,恰好都发生在2000年前后,这就可以在一个更具体的时空下面理解新的“乡土中国”。
贺雪峰
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区农村调查。主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实践“山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真白的文风”三原则。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
主要著作有:
《新乡土中国》(2003年版)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年版)
《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年版)
《乡村的前途》(2007年版)
《什么农场,什么问题》(2008年版)
《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2009年版)
《村治的逻辑》(2009年版)
《乡村社会关键词》(2010年版)
《地权的逻辑》(2010年版)
《组织起来》(2012年版)
《地权的逻辑II》(2013年版)
《小农立场》(2013年版)
灵感迸发,处处有洞见。同时漏洞也有点多,有些篇章逻辑链不强。 做为调研笔记,已经很棒了。做为严谨的学术作品,那就还缺火候。或者说,在2000年前后,这肯定是本好书,到了现在,已经不算是很好了。 灵感很多,而严格的调研材料和学术论证过程则太少。但这也有好处,给后来...
评分讨论中国社会问题,不管是深化改革、产业调整、区域差异还是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社会保障,都离不开中国的一个特殊问题——农村。据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为6.66亿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
评分贺雪峰先生的《新乡土中国》一书,透过作者朴实的笔端,以及建立在调查基础上的勤奋思考[1],给我们展示出一幅当前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全景图,让我们知道:中国农村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里面发生了什么[2],“制度下乡”对农村治理格局的实际效果,以及普通村民的“未来的预期”...
评分读完黄宗智,四星改三星了。 安心阅读 踏实调研 成为一个合格的农经研究者。 自勉。 正如书名所言,全书都很乡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字都是有乡土根基的,他在农村的调研使得整本书没有“悬置”感,很接地气。 在学校里待久了,总容易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这本书重新...
评分贺雪峰先生的这本书写的很有深度,主要是观察问题的方法很值得学习。首先,作者试图构建中国农村类型的体系,力求在观察出中国农村的地域差异的前提下,将中国农村进行分类,这种努力很钦佩;二是作者呼吁本土化研究,理论需从实践出发,理论需要迁就实际情况,主张立足中国农...
读得太难受了,很少有这么不愉快的阅读体验。之前知道他做三农,期待很大,但是……真是从一开始读得就难受。他一直拿费孝通自比,但是费老那叫晓畅,不叫扯闲篇儿;人家背后是真本事,简洁,深刻,有洞察力,不是装腔作势故作深刻地在流水帐后面写一句“……这是好事。”“……很重要。”你以为你在写《枕草子》吗!一种觉得自己文风如此贴近大众又如此超深刻的假腥腥真是让人太难受了。关键是,没有能力,按说,做了大量调查,还是三农相关,本应该出真东西,但很遗憾,没有,完全陷入细节,还是味如嚼蜡的细节。还有,你告诉我什么是“高大威猛型村庄精英”!!!本来只是郁闷,看到这句时已经疯了。想打人。
评分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构成了当前中国民工潮下面最大的隐痛和暗伤。因为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妻子不得不独自忍受家庭农作的艰辛和乏味。若夫妻都外出务工,由老年人带着孙辈一起生活,儿童们就会因为缺少父母之爱,而得不到健康成长的环境。外出务工的确是增加了小农家庭的收入,但是,小农家庭生活内容本身被淘空了,甚至年轻夫妻一年也只能在春节见上几天,而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这样的家庭收入,乃至村庄中建起的高楼,又有什么意义?离土又离乡的民工潮,对于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有很多的问题要问。
评分读了一百多页,放弃了。调查很有意思,但作者立场太强,分析不深,一天写好几篇,也难怪。好题目写成这样,可惜。
评分在中国乡村问题“三大经典名著”中,这本是最具学术性的(《黄河边的中国》太冗长,《中国农民调查》则太激愤),贺雪峰不愧为“华中乡土学派”的宗师级人物,33岁就写出如此神作确实令人钦佩,透过表像看问题极为透彻,不屑于对微观事件进行评析,而是高屋建瓴洞彻整个中国的三农问题(写于2002年、有些问题剖析如今看已经过时),立场中肯理性,文笔通俗质朴,理论性内容也不枯燥,分析中国式乡村社会现象入情入理,视角敏锐,彰显作者深厚的社会学功底和稳健的学术立场。属于研究中国农村发展的必读书
评分赞!简洁流畅,富有思辨,新修订的札记具有文献综述性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