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不会萎缩(增订版)

大历史不会萎缩(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黄仁宇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4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5648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黄仁宇
  • 中国近现代史
  • *北京·中信出版社*
  • 自我提升
  • 社科-History
  • ***三辉图书***
  • 2016
  • 大历史
  • 历史哲学
  • 时间维度
  • 文明演进
  • 人类命运
  • 思想史
  • 宏观视角
  • 学术著作
  • 增订版
  • 历史视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大历史不会萎缩》搜集了黄仁宇生前发表的多篇文章,包括论文、演讲、访谈、时论等形式。是对他所提倡的“大历史观”的进一步阐释与研究上的具体应用。在前版的基础上增补了《个人经验与历史》以及有关蒋介石和其他主题的数篇重要文章。

作者从数百年前着眼,通过与英国、荷兰等国家之间的比较,指出中国要从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与其他国家所经过类似之程序大致相同:需要创造高层机构,翻转低层机构,并重新厘定上下间法制性的联系。中国近现代的人物、政党、事件即在中间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作者认为,“中国的长期革命,旨在一百年之内将中国社会向前推进三百年。”这全部经过,由“公众之志愿”所促成,而非领导人物独断,而且领导人物自己往往做了执行历史发展之工具。因之,我们在看历史时,要注重事实后面的非人身因素,而非止于道德上的评断。

除此以外,作者还从“大历史”的角度,对古代、近代的部分人物、事件,乃至当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国两制等进行了重新阐释,展现了“大历史”在今时今日的意义。

-------------------------

【编辑推荐】

1 《大历史不会萎缩》为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文集。黄仁宇及其提倡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代表作《万历十五年》畅销20余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影响及于史学界之外的非专业读者。

2 此版根据台湾版本重新修订,在前版的基础上增补了《个人经验与历史》以及有关蒋介石和其他主题的数篇重要文章。

3本书中,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通过中外的历史对比,结合自身的经历,重新审视中国现代的历程,对其中的事件、人物进行了重新解释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视角。

4 本书中,黄仁宇以“大历史”的观点,对古代、近代的部分人物、事件,乃至当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国两制等进行了重新阐释,展现了“大历史”在今时今日的意义。

-------------------------

【名人推荐】

我觉得近一百年来中国没有历史,写的都是对事情不满意,满纸谩骂,所以我想站在中间。

——黄仁宇

现在我用这结论作假说,倒看回去,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西洋史、日本史、个人观感、人物传记整幅重新修订……凡事都在再度审订之列。

——黄仁宇

中国在20 世纪的长期革命是世界史里前所未有的事迹。以一个中世纪的国家,工业条件未备,去拖垮一个先进国家,已是令人惊讶。而八年抗战之后又接着四年内战,更逼着放弃传统去接受西方标准,至此中国历史才与西洋文化汇合。

——黄仁宇

【学者推荐】

黄仁宇这位史学界的独行侠留给世人的东西里,最值得重视的,还在于他反复强调的大历史观。在他看来,大历史,就是以关照一个民族命运作为考察视角的、从总体上透视一个国家兴衰演变的历史,在黄仁宇看来,一个民族的精神历程,只有用鸟瞰的方法才能得到最清晰的认识。

——萧功秦

今日在世的历史学家,大概没有一个人在进入学院大墙前积累有那样深厚的底层经历,也没有一个人能援引这些经历为资源,在大墙内别开生面,创获那样多而且独特的学术成果。

——朱学勤

事实上大多数研究者不过是从学校到学校,像黄仁宇这样具有传奇经历的人本来不多,而有此经历而后又转学历史,并把亲身体验与研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曾在国民党军队中任下级军官,亲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退伍后赴美就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留美任教,曾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代表作《万历十五年》,有《黄仁宇全集》15卷出版行世。

目录信息

I / 编者说明 林载爵
001 / 个人经验与历史:对于建立新史观的初步反省
029 / 大历史不会萎缩
042 / 大历史带来的小问题
059 / 如何修订他的历史观
068 / 关于修订近代中国史的刍议
090 / 如何确定新时代的历史观: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126 / 拟“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答客问
136 / 中国近代史的出路
193 / 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
218 / 张择端为我书制图:历史小说《汴京残梦》写作纲要
228 / 1619 年的辽东战役
253 / 从珍珠港事变说起
262 / 从拉吉夫·甘地被刺说起
286 / 1945 年的上海
299 / 风雨飘摇:1946 年初期的东北
313 / 如何了解历史人物蒋介石
317 / 关于蒋介石日记之二三事
326 / 接受历史的仲裁:如何纪念蒋公忌辰
334 / 对蒋介石与毛泽东的几点看法
345 / 一国两制在历史上的例证
366 / 资本主义与21 世纪
381 / 从历史的观点看东南亚金融危机
385 / 世纪交替的回顾与前瞻
391 / 中国的经验: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408 / 关于《万历十五年》的三数事
412 / 掌握人类知识之全豹:《新世纪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中文版序
418 / 关系:从大历史观点看性、金钱、生死关系
423 / 道德与技术之间:黄仁宇答客问
439 / 摆脱旧传统,寻求新路向:访问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
449 / 附录 万历皇帝:长期荒废政事与消极对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黄仁宇的书,不能不提到他所提出的“大历史观”,即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宏观眼光去看一段复杂的历史,不拘泥于朝代的分割,而着重看待一系列关键事件所影响下的历史变迁,分析其变迁的各种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尤对书中提出的两个看法感触最深。 一是中国在1920至1...  

评分

之前读他的《万历十五年》也没有读完。似乎是那时候正好赶上什么考试,匆匆忙忙就把书还了,之后也再没有借来看的心思了。总觉得这两本书对我来说都过于学术了,很多东西是我的脑细胞没法消化的,这本书也是只捡了和近代史有关的部分来读。 说到近代史,似乎从上学开...  

评分

中国人比谁都依赖和喜爱印戳。 你卖过半年早点,众人就觉着你有消不掉的炸油条味;你当过兵,大家就认定你不可能是真真正正的原味文化人。 盖棺论定?自诩聪明的中国人等不及,他们愿意见你第一面扫你两三眼,就先论后定了。 黄仁宇因为总鼓呼“大历史”的缘故,就有人不...  

评分

他的“大历史”观是超越了阶级意识形态之争(即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也超越了极权主义和自由主义之争。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国发党下级军官,与田汉之子为同学,与廖未沙曾共事,后入美国籍进修历史到博士)将中国近代史上积贫积弱的原因不仅仅停在此十九世纪,而是向前...

评分

这部书本来应该列入力荐的行列,不过,由于编者集合了黄先生的言论和其他书中内容有些重复,降低了本书的含量。 这本书主要关注于黄仁宇先生在90年代初对中国现代史的史观,分析。也包含一些对90年代初世界一些现象的解读。但总体在于围绕黄先生大历史的角度客观的分析。 对...  

用户评价

评分

有些书随着自己的阅历丰富,仍能常读常新,大历史就是这样一本书。 黄先生著史饱含了对民族过去的敬意,不管是辉煌还是衰败,所有的坐标指向的不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像西方哪像”,而是回答“我们曾经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评分

青岛是个美丽的小岛

评分

黄的作品质量都是有保证的

评分

断断续续翻完有两点感受:1 黄先生因为国民党身份,写的历史和从小看的不一样,加之他长年定居国外,提供了一个旁观者视角。先生要是还活着就好了。2 传统儒学那套叫人不停向内求索,现实中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所以还是马克思主义精辟。

评分

西学为体(防备人性之恶),中学为用(提倡善良美德)……回顾历史,就能对当权者的批评兴趣逐渐减少,因为能看到社会条件对当权者的限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