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故土一拍两散》,是一个流浪者和漂泊者的自传体随笔集。80年代,作者前往美国留学,并试图融入美国,在这个异国他乡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然而,美国并不是他想象的天堂,无法满足他对身份的认同、对爱和自由的追寻。自此,他开始自己的“漂泊”生活,“流浪”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
作者试图“与故土一拍两散”,在本书中,他通过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比较中外文化和价值的差异,大到社会现象,小到具体的人及事物,客观而犀利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法。《与故土一拍两散》讨论了诸如精神家园、精英阶层、转型、身份等世人普遍会感到困惑的话题,看似题目很大,却落到细节处,真实而令人信服。
作者在美国生活廿多载,又流浪世界多年,不仅保留了一种汉语写作的能力,而且文字相当精致、干净,这是令人欣慰甚至吃惊的。他的感觉与经验,虽然可能过于人人化, 但无论如何,这些文字至少有助于提醒人们,美国并不是天堂,制度也并非万能。
——何怀宏
王昭阳
生于四十多年前中国红海洋中。童年记忆模糊。八十年代随大流去美国留学,后滞留不归。做过书店营业员、华尔街交易员、流浪汉、同声翻译等。无宗教信仰。爱好中国传统武术、六七十年代欧洲电影、白银时代诗歌,还有关于世界末日的各种预言。
本书的亮点包括: 作者的文字功力和对自我真诚的剖析; 何怀宏的序虽然长,但值得耐心读完,其中颇多真知灼见。 作者包含人文情怀,走遍世界寻找让人活得幸福的土地,但忽视了获得幸福的一个重要内因:理性。 理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通过长时间的内部和外部的训练、反省才能...
评分王昭阳先生的《与故乡一拍两散》细细记录了自己在海外打拼多年的北京爷们的生存与思想困境。如果要给这本书定一个基调,似乎可以用“不安于室”来概括。王先生有着优越的家境和家学底子,又赶上了相对早期的出国游学工作的黄金期,照理说应该是有机会在上流社会有着自己的一席...
评分本书的亮点包括: 作者的文字功力和对自我真诚的剖析; 何怀宏的序虽然长,但值得耐心读完,其中颇多真知灼见。 作者包含人文情怀,走遍世界寻找让人活得幸福的土地,但忽视了获得幸福的一个重要内因:理性。 理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通过长时间的内部和外部的训练、反省才能...
评分 评分这时代空前的鄙俗,让人误以为好的文字已然绝种。 王昭阳却用一本《与故土一拍两散》证实:不要过早下结论。 书中文字的精致、干净,让人始料未及。一个旅居美国廿载,又漂泊世界多年的人,仍能保有良好的汉语审美,在选词炼句上呈现简净隽美的气象,实在难能可贵。这种文字气...
越看越厌烦。整本书一个调调,一样的内容裹来裹去。我不喜欢这种空有形式而没有逻辑和内容的文章。一句话,实在是看似深刻的浅薄,看似有趣的无聊。
评分何怀宏的序言太棒了
评分与刘瑜、林达等不甚接地气的旁观相比,作者的“美国”是流淌在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的。他借由人来观照和回忆那个国度。世界的每一寸对他来说,其实都是不同的人的眼神、人说的话、流露的感情。
评分强烈推荐,尤其是给各种游子。
评分这是我读过旅居海外华人作家最棒的社会文化政治写实,憧憬华尔街、美国梦的要读它,思索个人标签和社会身份的留学生、漂泊者们更要读它。感兴趣那代人对俄国的深刻情结,喜欢他笔下天真、无知、自我的美国,冷漠又充满吸引力的纽约。每个迷失在文化的冲突的人,都该在他的文章中重新寻找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